生活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样子,
女人更有不同的面貌与潜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今日的新新女性越走越强势。
强,不在于威权、傲慢、
霸气、强横;
而是智慧、自信、从容、独立。
昔日女性在社会无形框架下
被制约机会;
今日的她们多了选择的权利。
她们可以选择家庭、
也可以选择事业,
但更多人选择游走于两者之间。
她们忠于自己想要的生活,
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路长,没关系,重要的是走对;
跌倒,也无所谓,
关键是要懂得爬起。
这一期的《华汇》专题,
走访不同类型的新移民女性,
她们融入生活,她们关心社会,
活出自己的个性,演绎精彩的人生。
周璠:百变角色应付自如
“ 包容 、慈悲与大爱。内心可纳万物,不把任何人当成竞争对手。”
周璠(新公民,原籍成都)的人生是一块大饼,她将大饼分切成四份:事业、家庭、社会公益、个人爱好,四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周璠大学修读MBA国际市场,2013年加入老公创办的秘书公司,负责为公司制定品牌策略。她成功为公司建立社会企业形象,而公司也凭借品牌优势而获得客户支持。
做好业务之余,周璠没忘记拨出时间回馈社会,她不仅充当善济医社的爱心大使,还兼任他们的媒体编辑;她也是东北社区发展理事会促进就业和终身学习小组成员。
周璠将自己的爱好融入社区活动,与老人打成一片。
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无论多忙,总会抽出时间陪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记忆,我不想有这方面的缺失,所以绝不错过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时间。”
游走于多个角色,周璠不认为有任何冲突,反觉得相辅相成,“只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不视困难为困难,一切会迎刃而解;另外,一定要有很好的时间管理概念,充分利用片段化时间,便可兼顾很多事情。”
在疫情之前,她将亲子时段融入到她的义工活动中,鼓励孩子参与慈善工作,“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人间疾苦,这对小孩的品格与思想塑造很有帮助。“
在工作上也一样,她在协助外国企业落户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融入本地的社会圈子,“我会邀请企业高管出席慈善晚宴,如果他们有捐款的意愿,我也会代为安排。其实,慈善捐款可让企业获得扣税,是双赢策略。”
周璠强调当一个人同时兼任不同角色时,情绪一定要管控好,“我不会把情绪与压力带回家,特别是女性不高兴的时候都写在脸上,回家后就跟小孩发脾气是很不应该,我会特别提醒自己控制好情绪。”
去年起,她从零基础开始学写书法,因为写字帖,抄佛经,可以让她管好情绪,舒缓压力。
韩丽梅:不为男性标准而活
“对于信念 坚持 不移,虽然过程会觉得累,但不会放弃。”
韩丽梅(新公民,原籍山东)是健身教练,她如果不说,别人也许不知道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她也毫不掩饰,自己已年过40。
信心满满的她原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女孩,然而1998年,她参与新中教育部的合作项目前来我国念高中。她说,那时候因为英文说得不好,根本听不懂同学说些什么,这让她产生了挫折感,但随着学习能力的加强,国际视野的拓展,自信心也慢慢积累。
2004年自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在十数年的工作生涯里,她的身份从半导体工程师到金融工程师,再到今日的健身教练。韩丽梅表示,“转换跑道不是因为找不到方向,而是不断尝试突破事业瓶颈。”她是在生下两个宝宝后,有了“健身”这个新的奋斗目标。
韩丽梅不以男性观点的“白瘦幼”为审美标准,提倡女性应有健康美。
她坦言,开始时是为了恢复身材而去跑步健身,后来兴趣渐浓,她不但请教练一对一培训,甚至还去报读私教课程,考取执教证书。此外,更在社交媒体上建立社群,传达女性健身知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