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学生一般会根据小六会考成绩,修读相应水平的课程,如果符合条件,他们可选修程度更深的科目。到了中二,学生也可根据程度选修更高或普通水平的人文科目。
教育部将在今年稍迟时候公布更多有关科目编班制的细节。
科目编班全面计划将扩展至目前只有快捷课程的三所学校
从2024年起,教育部将把科目编班全面计划扩展到目前只提供快捷课程的三所学校。
三所学校分别是:
陈振声表示,扩展科目编班到这三所学校使校方可以招收更多不同程度的学生,包括主要修读G2科目的学生,学生也能从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受惠。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这三所学校到时将招收修读G2课程为主的中一学生,让他们在混合级任班内,通过提供G2或G3课程,将他们的学习定制化。G2和G3课程程度相等于目前的普通学术和快捷源流水平。
明年
约90所学校,也就是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学,将实施科目编班全面计划,当中包括今年加入计划的31所中学,其余学校则将在后年加入。
教育部将探讨提高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
教育部将探讨提高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的可能性,为民众提供更多提升技能的机会。
“学校的教育部”须成为“人生的教育部”
教育部长陈振声表示,当局将采取终身学习的思路,为不同背景的所有民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提供支持,让他们达到最高潜能,部长表示,教育制度是社会契约的重要支柱,“学校的教育部”(MOE for schools),必须成为“人生的教育部”(MOE for life)。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在未来经济中,员工和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干扰和更快的技能淘汰。那些拥有相关技能并能利用新科技的人将得益最多。
他表示,我们需要在终身不断学习上认真加紧努力。当局将通过对技能更新的重大投资,支援国人实现职业韧性(career resilience)和就业流动性(job mobility)。这与当局在新加坡年轻人身上投下的初入职资格的投资同样重要,这也将成为同国人签订的社会契约的一个重要支柱,那就是“我们对每个新加坡人的投资不仅仅是在学校,而是在整个人生中。”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指的是获得教育部资助的学位课程名额的学生比例。目前的CPR在50%左右,其中40%是为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剩余10%是为在职成年人提供的名额。
陈振声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工作和学习穿插在整个人生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确保民众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不断提升技能。这与当局在经济转型方面的主要努力相吻合。
同届生终生就读
提高同届生终身大学就读率,将为在职成年人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人生的适当阶段考获学位,并支持我国经济的关键增长领域。
加强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训生态系统
教育部长陈振声表示,我们必须加强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训的生态系统,以让每一位民众都能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新技能。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成人学习者的可获取和所需的不同类型支援,以帮助每个新加坡人通过终生更新技能来提高他们的职业韧性。为了支持这些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和改造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生态系统。”
陈振声透露,教育部、贸工部、人力部和财政部正在探讨如何为需要接受再培训的40到50岁的民众,提供结构性支持。
他表示,当局将加快培训的转型,以更好地满足成人学习者的需求,并利用科技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