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按照國會副議長、國防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扎吉哈所擬的道歉聲明,全文讀出,並遵守要求,在面簿刪除相關不實指控的視頻、圖說和貼文,同時在面簿上刊登道歉全文。
「這是不自重(dishonourable)且藐視國會的行為,違反國會(特權、豁免和權力)法令。
梁文輝標榜為新加坡人發聲,而且專門就爭議點高的外來人才政策,特別是他們不公搶奪新加坡人飯碗的質疑,不斷在國會詢問。
從政治操作的角度說,這無疑是很聰明的做法,因為課題有關注度,自然就能夠吸引選民注意。
作為從事民主活動的政治人物,這麼做無可厚非。畢竟民主選舉類似自由市場,都是尊重個人的自由選擇,從政者當然可以規劃自己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
但重要的前提是,從政者的言行舉止還是必須符合基本的遊戲規則,不能為了譁眾取寵而無中生有。
國會撥款委員會3月7日在辯論人力部開支預算時,身為委員會主席的議長陳川仁示意該部門的辯論時間已經結束。梁文輝卻起身提出程序提問(point of order)要求繼續發問。陳川仁指該部門的辯論時間已經結束,不允許梁文輝發問。
陳川仁後來解釋了議事的正規程序。就人力部而言,辯論過程的澄清時間原本只預留30.5分鐘,但他已延長至48分鐘,允許10名議員(包括4名反對黨議員和一名官委議員)發出提問。
陳川仁說,基於時間不夠而無法提問的議員不僅僅是梁文輝一人,還有人民行動黨的謝秉輝、黃國光、楊益財、楊涴淩;工人黨的貝理安和官委議員洪月霞。
梁文輝昨天的道歉,顯然是自打嘴巴,顯示自己為了搏出位,不顧事實胡亂做出指控,有損國會的聲譽。他的如此言行,其實更反映自己問政的民粹風格。
外來人才課題當然有值得辯論的地方,新加坡人的就業公平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可是,用什麼心態來討論,卻能一窺從政者的動機。
梁文輝的公開道歉讓這齣小鬧劇划下句點。可是他所代表的民粹主義的躁動,卻值得國人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