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記者為何要在疫情最嚴重時,獨自帶倆娃來新加坡上國際學校

2022-03-10

都是在新加坡帶娃

這個媽媽的教育方式卻很不一樣!

這位來自廈門的媽媽

選在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

獨自帶著16歲的兒子和9歲的女兒

來到了新加坡

就讀最好的國際學校之一

她,曾經的記者、新教育機構創始人

爆款野外自然課程設計者

舉家搬國、從頭開始、步履不停

在這座小島尋覓新的生活......

「另類媽媽

林婉婷

即便是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都不能阻止她帶娃來新加坡求學的腳步,兩個孩子現在就讀於本地綜合排名第一的國際學校。

她,一邊陪娃,一邊上課考證,最近專心於課程設計。

誰能想到兩年前,她還在廈門經營著自己的書房......

網紅閱讀空間創始人

長頸鹿書房不僅是為了讓孩子看書,更致力於讓大人一起加入閱讀隊伍。

書房還定期舉辦沙龍,讓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好書心得。

婉婷認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培養孩子愛閱讀,愛學習的習慣,自己便要以身作則。

打造廈門首個爆款

戶外自然課程

除了推廣閱讀,她還設計了許多趣味性十足的課程,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寓教於樂。

成功打造了廈門第一個爆款戶外自然課程,成立「長頸鹿自然學校」、「長頸鹿父母成長中心」,共同創設「知道思考力」邏輯思維課程。

觀察昆蟲

戶外故事會

夜晚

生態觀測

野營課

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她更是「運籌帷幄」,為他們「定製」了一套路線,從幼兒園便開始規劃。

包括來新加坡讀國際學校,也是她計劃之內的一件事。為此,她數度來新加坡考察。

兄妹倆

婉婷和女兒

新加坡國際學校

兄妹新生活

許多國內讀過書的孩子,初到新加坡,會明顯感到文化差異,並且感到不適應。倆兄妹卻沒有這個問題。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兒子廈門的

國際學校

女兒廈門的

國際學校

因為兩個孩子在廈門上的就是國際學校,大兒子當時連續幾年拿到校長獎,成績優異。

所以到了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後,孩子們對於語言和環境,適應得比較好。要說有什麼不適應的?就是他們的中國胃。畢竟,廈門美食是數一數二的。

國際學校VS政府學校

哪個更好?

很多人媽媽在選擇學校時,都會糾結,究竟是政府學校好,還是國際學校好?

她的經驗談是:兩者各有所長,很難簡單地評價公辦學校好還是國際學校好。重要的是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時也充分地了解學校,而後綜合孩子自身情況、父母教育理念與學校理念一致程度、家庭經濟決策優先級等因素,做出最合適孩子和家庭的選擇。

她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

因材施教,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培養與能力學習

她選擇到新加坡的原因:

更國際化的環境,更廣闊的視野,更充分的信息獲得

她選擇UWC的原因:

全球視野,多元包容,人文關懷,成熟穩健

(新加坡UWC國際學校)

婉婷說起這一切,條理清晰、娓娓道來。很期待在直播間裡,欣媽 VS 婉婷一起探討,國際學校和政府學校的不同。(參與方式見文末)

不論是學習教育上,還是兒童心理上,她都很有研究。

作為媽媽......

身為一個職業女性 為何選擇成為2寶媽媽?

她說,一直記得當時的動力:覺得一個孩子太孤單了,想讓老大有個伴。

妹妹出生時,哥哥7歲。儘管之前做了很多鋪墊和思想工作,他還是會些傷感,也會因為父母的陪伴沒有以前多而有失落。

婉婷找了一個晚上跟兒子聊了很多。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對兒子說,「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再要個孩子嗎?因為,爸爸媽媽總是會老去,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希望,到那個時候,世界上有一個和你血脈相連的人,和你有很多共同的美好回憶,相扶相持……」

哥哥聽到這裡,一下子眼淚流出來了,感覺他真的理解了父母的用心。

如何能夠一碗水端平? 多娃家庭的煩惱

在兒子上一年級時,婉婷陪著他做作業。教孩子做作業時,難免內心冒火,恨鐵不成鋼,語氣也重。這時候,阿姨抱著妹妹進來了。看到才幾個月大的妹妹,婉婷的臉上立刻堆出了笑容,甜蜜蜜地叫:妹妹啊~~

過後,每當她想起這個畫面,想到這個前後幾秒「判若兩人」的媽媽,再體會一下哥哥當時的心境,覺得老大真是不容易。

也有老二不容易的時候。因為有個非常優秀的哥哥,妹妹心理壓力很大。

她經常會問:我有什麼地方做得比哥哥棒嗎?媽媽更愛哥哥還是更愛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陪妹妹去經歷一趟發現之旅,發現自己的優勢,建立自己的信心。

關於這個話題,婉婷也會在直播間跟大家分享更多。

創業女性

從記者到教育實踐者

忙碌的育兒生活之餘,她也是個優秀的教育者,並且打算在新加坡也嘗試公益活動。

給8-11歲孩子的古詩詞讀書會 給6-8歲孩子的情緒素養繪本沙龍 但婉婷在生活和職業的探索上,並非一帆風順,她也面臨了很多至暗時刻。

學業上,大學專業從經濟學,轉為法學。職業上,在上海教育電視台當了10年的記者的婉婷,突然急轉彎,開起了書局,繼而開辦課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期間,她不僅放棄了上海戶口,還兩度辭職做全職主婦。現在,她拖家帶口、離鄉背井,從零開始。 創業女性背後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婉婷自己知道。

在她最艱難的時候,家人的身體健康、親密關係都面臨巨大考驗。藉助專業心理醫生的力量,通過一次次的心理諮詢,通過連續多年的持續學習與成長,最終才走出了低谷。

(廈門創新教育分享會)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