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達峰值,開始消退;冠病病毒會導致大腦萎縮受損

2022-03-10

3月9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確診1萬7051起,含本土病例1萬6858起、境外輸入193起,累計88萬5593起。死亡病例新增11起,累計1110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衛生部部長王乙康表示疫情已達峰值

二、冠病會造成大腦萎縮、腦組織受損

三、中國外交部多項新計劃,推出加強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

四、昨通報15起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升至0.045%

五、普通輸氧病例降至190人,有12至19歲青少年一人

六、普通住院病患增至1260人,8%為不足12歲兒童

王乙康:此波疫情已達峰值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今天(3月9日)在國會發言中說到「因2019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發的新加坡新一輪疫情已達峰值,並且正在消退中。」

昨天(3月8日)通報新增冠病病例為2萬2201起,每周感染增長率則維持在0.95。

自3月份以來,除了昨天和上周二,日增病例數都維持在2萬起以下,周天的1萬3158起更是近20天來的新低。

(圖源:王乙康facebook)

王乙康上個月曾表示,一旦奧密克戎波過了峰值,新加坡將探討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

冠病會造成大腦萎縮、腦組織受損

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團隊3月7日在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研究報告,報告中稱: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記憶相關的區域會明顯出現腦部萎縮和腦組織受損的情況,即使是輕症也無法避免

(圖源:Nature網站)

研究對象為中老年群體,785名(51-81歲)對象中有401位已感染過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2次CT掃描,大部分在第二次掃描前已經感染過病毒了。主要觀測的區域例如腦部區域內海馬旁回等都是與嗅覺和記憶相關。

(圖源:unsplash)

研究人員表示,與未感染者相比,受感染組的大腦體積縮減了0.2%-2%,這意味著感染新冠的這組對象大腦老化了約1-10年。

研究報告指,腦部萎縮及受損的情況在感染冠病的年長人士及重症患者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但輕症甚至無症狀患者也會有腦部受損的情況出現。

眾所周知,一部分人在感染病毒後出現了神經上的一些後遺症,比如味覺嗅覺喪失、抑鬱等,即時在痊癒後也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等。目前為何會有這些後遺症的產生,研究人員還未找到確切答案。

中國外交部推出多項新計劃

確保更健康便捷跨國旅行

前天(3月7日)下午,在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外交部部長王毅表明為民服務、解憂,是應盡責的工作。

他也提到,中國外交部持續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做老百姓的貼心人,做海外同胞利益的守護人。

(圖源:中國外交部)

中國外交部將推出的3項計劃如下:

1. 打造 「智慧領事平台」:

推出更多線上服務項目,完善數字化、24小時領事服務。

2. 構建 「海外平安中國體系」:

強化海外安全風險預警,引導境外企業加強安防建設,提供海外同胞更有效、及時的安全保障。

3. 推出 「健康暢行計劃」:

升級中外人員的往來「快捷通道」,推出增強版的「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確保安全、健康、便捷的跨國旅行。

新加坡又現兒童ICU重症病例

ICU重症病房有49人,比前一天少5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25人 (-7) ,六旬13人 (+1) ,40歲至59歲8人 (=) ,20歲至39歲2人 (=)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新增0歲至11歲病患一人。

這是自2月25日的11天以來,新加坡又一次出現兒童重症病例。

昨天新增病例又一次上「2字頭」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8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2萬2201起,含本土2萬1986起、境外輸入215起,累計86萬8542起,破86萬起。

病例增長率連續七天維持在1.0以下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95,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95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六天維持在1.0以下。

昨天通報15起新增死亡病例

衛生部昨晚通報15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099起。

按病逝日期統計,15起新增死亡病例分散在過去三天。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總體病死率降至0.127%

本波病死率升至0.045%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8日,新加坡一共出現86萬8542起確診病例,其中1099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28%降至0.127%。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以上只是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044%升至0.045%。

普通輸氧病例降至190人

有12歲至19歲青少年一人

普通輸氧病人有190人,比前一天少8人。年齡分布如下: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43人 (-4) ,六旬33人 (-5) ,40歲至59歲10人 (-2) ,20歲至39歲3人 (+2) ,12歲至19歲1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增至1260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1260人,比前一天增35人。年齡分布和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過去14天變化如下:

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

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儘管沒有出現擠兌跡象,但占用率上升,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醫院門診和診所也面對排長龍壓力,大部分為輕症患者。

ICU病房占用率自一月中旬以來逐漸上升,ICU重症病房有350個床位,目前的占用率為14.0%,仍處低位。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PCR核酸12%、ART抗原88%

在昨天的2萬2201起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2750人 (12%) ,ART抗原檢測陽性1萬9451人 (88%) 。具體細分如下:

新加坡是少數把ART陽性也計入確診統計的國家。衛生部指出,由於許多人是無症狀或出現極為輕微症狀,不少是通過自檢確診,原則上無須上報,部分人員主動上報統計,因此,病例數據並不反映疫情全貌,實際感染人員肯定比數據高,有專家判斷高兩三倍,也有判斷高五倍的。

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境外輸入病例215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215起。

新加坡目前已開通30個國家和地區的「接種旅客通道」VTL,可入境免隔離;3月16日將開通希臘和越南VTL,並擴大馬來西亞、印尼、印度VTL對點城市。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 END —

編輯:ABC、ZXW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