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达峰值,开始消退;冠病病毒会导致大脑萎缩受损

2022-03-10     于晏     29446

3月9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确诊1万7051起,含本土病例1万6858起、境外输入193起,累计88万5593起。死亡病例新增11起,累计1110起。

本期报道包括:

一、新加坡卫生部部长王乙康表示疫情已达峰值

二、冠病会造成大脑萎缩、脑组织受损

三、中国外交部多项新计划,推出加强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

四、昨通报15起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升至0.045%

五、普通输氧病例降至190人,有12至19岁青少年一人

六、普通住院病患增至1260人,8%为不足12岁儿童

王乙康:此波疫情已达峰值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今天(3月9日)在国会发言中说到“因2019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加坡新一轮疫情已达峰值,并且正在消退中。”

昨天(3月8日)通报新增冠病病例为2万2201起,每周感染增长率则维持在0.95。

自3月份以来,除了昨天和上周二,日增病例数都维持在2万起以下,周天的1万3158起更是近20天来的新低。

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达峰值,开始消退;冠病病毒会导致大脑萎缩受损

(图源:王乙康facebook)

王乙康上个月曾表示,一旦奥密克戎波过了峰值,新加坡将探讨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

冠病会造成大脑萎缩、脑组织受损

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团队3月7日在英国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研究报告,报告中称:人类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记忆相关的区域会明显出现脑部萎缩和脑组织受损的情况,即使是轻症也无法避免

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达峰值,开始消退;冠病病毒会导致大脑萎缩受损

(图源:Nature网站)

研究对象为中老年群体,785名(51-81岁)对象中有401位已感染过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2次CT扫描,大部分在第二次扫描前已经感染过病毒了。主要观测的区域例如脑部区域内海马旁回等都是与嗅觉和记忆相关。

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达峰值,开始消退;冠病病毒会导致大脑萎缩受损

(图源:unsplash)

研究人员表示,与未感染者相比,受感染组的大脑体积缩减了0.2%-2%,这意味着感染新冠的这组对象大脑老化了约1-10年。

研究报告指,脑部萎缩及受损的情况在感染冠病的年长人士及重症患者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但轻症甚至无症状患者也会有脑部受损的情况出现。

众所周知,一部分人在感染病毒后出现了神经上的一些后遗症,比如味觉嗅觉丧失、抑郁等,即时在痊愈后也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等。目前为何会有这些后遗症的产生,研究人员还未找到确切答案。

中国外交部推出多项新计划

确保更健康便捷跨国旅行

前天(3月7日)下午,在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外交部部长王毅表明为民服务、解忧,是应尽责的工作。

他也提到,中国外交部持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做海外同胞利益的守护人。

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达峰值,开始消退;冠病病毒会导致大脑萎缩受损

(图源:中国外交部)

中国外交部将推出的3项计划如下:

1. 打造 “智慧领事平台”:

推出更多线上服务项目,完善数字化、24小时领事服务。

2. 构建 “海外平安中国体系”:

强化海外安全风险预警,引导境外企业加强安防建设,提供海外同胞更有效、及时的安全保障。

3. 推出 “健康畅行计划”:

升级中外人员的往来“快捷通道”,推出增强版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确保安全、健康、便捷的跨国旅行。

新加坡又现儿童ICU重症病例

ICU重症病房有49人,比前一天少5人。

按年龄分,七旬以上25人 (-7) ,六旬13人 (+1) ,40岁至59岁8人 (=) ,20岁至39岁2人 (=) ,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新增0岁至11岁病患一人。

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达峰值,开始消退;冠病病毒会导致大脑萎缩受损

这是自2月25日的11天以来,新加坡又一次出现儿童重症病例。

今增17051,死亡11|新加坡疫情已达峰值,开始消退;冠病病毒会导致大脑萎缩受损

昨天新增病例又一次上“2字头”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3月8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2万2201起,含本土2万1986起、境外输入215起,累计86万8542起,破86万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