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漲價不值得大驚小怪,隨著營業成本的增加,不漲價才是新聞。
本地還真的有一些攤販,維持著多年不變的老價格,以物美價廉來回饋街坊。
漲價的原因永遠只有一個:運營成本提高了。當然也不排除有攤販趁機漲價,但小市民對價格永遠是最敏感的,漲了價,就要看值不值得,不漲價的有沒有偷工減料。
不漲價的原因卻有不少。
在排隊的時候,隨口問一問老闆:為什麼不漲價?
老闆說,沒有虧錢,只是少賺一點而已;也有老闆說老顧客都習慣這個價格了,不想嚇走他們;還有老闆說自己是第一代小販,租金本來就不是特別高,成本還在能承受的範圍。
其實漲一兩毛,甚至是五毛錢,習慣了漲價的客人是能諒解的,但老闆們似乎對這能積少成多的幾毛錢不以為意。算一算如果只漲一毛錢,如果一天有100個顧客,一個月算下來也能多賺三百塊。
少賺一點,其實也是一種知足,知足就能常樂。
我也發現,至少這幾家我光顧的不漲價的攤販,也總是態度很好、誠誠懇懇地做生意。這才是做街坊生意最重要的。漲不漲價,都不能失去人情味。這樣的美食才有溫度。疫情帶起的外賣服務固然方便,但就少了和小販們發幾句生活牢騷的樂趣。
如果你也經常光顧一些不漲價(或還沒漲價)的小販美食,歡迎你在此留言,推薦並造福廣大群眾。
山記飲品
高文熟食中心的山記飲品,一杯豆花水(豆奶)或一碗豆花,由80年代中到現在還在賣三毛錢,算得上是一個都市傳奇了。就連打包豆花水時使用塑料袋和橡皮筋的方式,也是很古早的。
賣便宜的理由很多,比如薄利多銷,比如因為攤位租金不貴就可以賣便宜一點。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服務大眾,為老客人服務,也照顧低收入人群。
地址:
高文熟食中心
Blk 209 Hougang Street 21, #01-65
吃了嗎
要吃要早,這家黃金熟食中心內的蒸魚檔,經常大排長龍,有時候11點鐘,就有一些套餐售罄, 12點多就收檔了。
吃魚自然要吃魚的鮮味,而只有採用清蒸才能完好展現魚的鮮嫩,由此可見,廚師對自己挑選的魚極度自信,一早收檔也證明了食客的滿意度。
黃金熟食中心
505 Beach Road, #01-87
胡記熟食
位於牛車水熟食中心的胡記熟食的檔口總有人龍。不止是因為便宜,而是兩塊錢能吃出三幾塊錢的飽足感和滿足感。
「我們沒想多賺,自己夠用就好。」
我特別喜歡這家的叻沙,便宜又好吃。碗里有蓄滿湯汁的豆卜、青辣椒釀豆腐、魚丸和炸雲吞,搭配濃郁的湯汁,就是一頓剛剛好不會吃得太撐的早餐。
牛車水熟食中心
335 Smith St, #02-056
中國街熟食
拉車面,顧名思義是過去拉車夫吃的。黃面和蔬菜煮久了,都變得軟塌塌的,這估計是過去勞苦大眾的口感,能吞咽和消化得更快。
地址:
麥士威熟食中心
1 Kadayanallur Street, #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