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通说
他是声名远播的“菲律宾钢铁大王”,也是众所周知的“马尼拉地王”!他就是今天的新人物:施永昌。
在中国的发展建设中,离不开海外华商的参与,或投资建厂,或捐钱捐物!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菲律宾钢铁大王”,在前两年的新冠病毒爆发之际,带头捐款150万,号召众人捐款300多万给中国驻菲大使馆和华社救灾基金,为中国的抗疫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家境贫寒
小时候连鞋都穿不起
施永昌出生在晋江市龙湖镇龙园村。他小的时候家里十分贫困,穷到了什么地步呢?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包括施永昌自己,小时候都没有鞋穿。整天赤着脚走路、玩耍,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连踩到玻璃碎片都扎不破!
一直到他们兄弟几个年龄稍微大一些,才得以穿上家里改的旧鞋子。
1956年,7岁的施永昌不得不随母亲前往香港谋生。
但母亲微博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家庭的支出,小小年纪的施永昌,只能扛起生活的重担,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赚钱。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小小年纪就去吃苦呢!对于施永昌的母亲来说也是如此,尽管她想给施永昌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怎奈何家境不允。
人生第一次提要求
只为要一双25港币的鞋子
10岁那年,施永昌第一次抛开以往的成熟表现,露出了孩子气的一面,虽说他本来就是个孩子。
那时,施永昌被一家鞋店中的棕色皮鞋深深吸引,很长时间内挪不开目光。这双皮鞋标价25港币,按照当时的物价,一碗云吞面也就3毛钱,现在一碗面差不多40-60港币。以此来换算的话,1959年的25港币≈今年的4000港币(约合人民币3000,新币600)!(个人之言,请勿深究)
以当时施永昌的身家,是绝对买不起这种“奢侈品”的,但万分喜爱这双皮鞋的他,还是忍不住向母亲提出了购买要求。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施永昌的母亲拒绝了他的要求。
虽然施永昌有些遗憾,但并没有再次向母亲索要。已经是个小大人的他,再次找回了以往的成熟表现。
虽然施永昌不再提及这双皮鞋,但他的母亲却牢牢记在了心里。一直到施永昌11岁,打算随父亲前往菲律宾时,母亲送了一份让施永昌铭记终身的礼物,就是他一直渴望的那双棕色皮鞋!
这也是他的第一双皮鞋,也成了施永昌一生的珍藏,现在还在他的别墅最显眼地方摆放着。
11岁随父亲踏上菲律宾
白天工作、晚上学习
1960年,11岁的陈永昌穿着人生第一双皮鞋踏上了菲律宾的土地。
来到菲律宾的施永昌,并未如同大家想的那样开始更好的生活。白天,他要跟随父亲做废铁的经营;晚上,还要到夜校学习英语。
虽然因为家庭贫困,施永昌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业!对于中华文化,尤其是成语的热爱,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即使依旧贫困,但不像过去那样看不到光亮。可以说,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父亲去世2年后,
施永昌变卖了“家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