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款粿類產品發現含有苯甲酸,食品局下令召回。
新加坡食品局昨天(3月10日)發文告說,該局在兩家本地食品企業生產的粿類產品中發現了苯甲酸(benzoic acid),已下令召回受影響的產品。召回行動正在進行。
在本地,苯甲酸是禁止添加在粿類產品中的成分。
受影響的產品包括K & B Nonya Kueh Manufacture私人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蘭、玉米、紅豆雙色糯米糕(Kueh Seri Muka)、千層糕(Kueh Lapis),以及Beng San Food Industry私人有限公司生產的芋頭糕、蘿蔔糕、南瓜糕、筍粿和飯粿(Png Kueh)。
食品局說,偶爾吃吃上述食品不太可能有食品安全問題,但消費者不應長期食用含苯甲酸的食品。雖然小劑量的苯甲酸添加在食品里是安全的,但研究顯示吃了超標苯甲酸的動物,它們的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大腦也發生變化。
消費者可以聯絡上述食品的銷售點諮詢召回詳情。如果已經食用上述食品且對健康有疑慮,則應該求醫。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