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將有3種慢性病被納入慢性疾病管理計劃下!
患有痛風、過敏性鼻炎和慢性B型肝炎的病患到全科醫生診所看病時,也能動用保健儲蓄。
慢性疾病管理計劃(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me,簡稱CDMP)目前涵蓋20種常見慢性病,包括中風、糖尿病和高血壓等。
但還是有很多的疾病並沒有納入該計劃中,身患的疾病沒被列入慢性疾病管理計劃的慢性病人,到綜合診療所求診的案例,過去五年增加約34%。這意味,越來越多慢性病人到診所求診時,不能用保健儲蓄支付醫療費。
患者到綜合診療所看病,可動用保健儲蓄支付部分醫療費;如果到參與社保援助計劃(CHAS)的私人診所看診,可享有醫藥津貼,也可用保健儲蓄支付部分醫藥費。
2014年,非CDMP慢性病患到綜合診所看診的人次達41萬9000;2018年的人次增至56萬3500。非CDMP慢性病症包括過敏性鼻炎和軟組織病症。
CDMP計劃涵蓋的疾病過去幾年已陸續增加。衛生部會定期檢討可列入計劃的疾病。
即使某種疾病沒有列入CDMP計劃,病人仍可到綜合診所看診,享有醫療費津貼,到CHAS診所求醫也可享有針對急症的津貼。有經濟困難者,在公共醫療機構求診,皆可申請保健基金資助。
受訪家庭醫生指出,甲狀腺疾病、荷爾蒙失調、痛風及濕疹等,是他們較常接觸的非CDMP病症。為幫助更多慢性病人減少醫藥費現金支出,政府可考慮擴大CDMP計劃,同時不妨也檢討現有的CHAS津貼額。
CDMP計劃若可擴大是好事,但慢性病人需長期治療,相信政府得從宏觀角度考慮加以衡量。
「去年少過15%CDMP病人 提取500元保健儲蓄頂限。目前,CDMP病人每年最多能從保健儲蓄提取500元。」 去年,在計劃下動用保健儲蓄的病人,少過15%達到提取額頂限。明年1月起,CDMP病人治療的疾病有兩種或以上,保健儲蓄提取額頂限,放寬至每年700元。
現在此計劃納入痛風、過敏性鼻炎和慢性B型肝炎後,預計可惠及約13萬4000名綜合診療所病患和社保援助計劃、建國一代,以及立國一代卡的持有者。他們將能利用保健儲蓄或及社保援助計劃的津貼來應付病情的費用。
這樣一來,超過六成的綜合診療所看的慢性病,都在慢性疾病管理計劃內。衛生部也會繼續檢討計劃所涵蓋的疾病,以更好地達到國人的需求。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