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研究團隊克服了關鍵技術挑戰,創造出了一種新方法來研發新型硫基藥物。
藥效團研發新突破
每種藥物都有一部分被稱為「藥效團(pharmacophore)」,它是藥物研發的關鍵。
其中,硫基(Sulphur-based)藥效團用途廣泛,一直以來對藥物開發人員可謂至寶,但真正能夠合成它們的技術卻極其少見。
近日,NTU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催化劑pentanidium(戊烷),它為有效生成硫藥效團,跨出了新的一步。
他們的方法可用於合成廣泛的新硫基藥效團,這些藥效團可以與不同類型的分子配對形成新藥。
並且新的硫基藥效團可用於修改和重新利用現有藥物,從而產生新的療法。
Prof Tan(左下)、Zhang Xin、Yang Ziqi、Esther Ang
圖源:NTU
物理和數學科學學院主席,教授Tan Choon Hong說:「藥物發現的過程類似於開鎖——測試各種不同的藥效團,直到找到最適合、最有效的那把『鎖』。」
藥效團就是這把鎖,它是賦予藥物產生治療功能的關鍵部分。
目前使用的藥物有一半以上是手性,彼此互為鏡像。雖然其化學組成相同,但其原子排列的不同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效用:治病救人還是置人死地,完全在一念之間。
因此,以理想的單一形式合成藥效團,是設計研發藥物的關鍵。
NTU本次研發的硫基藥效團不是傳統的手性,而是通過一種不對稱合成的方式產生的,其化學反應單一,正好符合最佳預想。
部分合成過程,圖源:Nature
目前,他們的科研成果已發表在頂級同行評審科學雜誌《Nature》上。
科研成果成功發表,圖源:Nature
該研究團隊由Prof Tan領導,研究員Zhang Xin擔任一作,其他成員包括Yang Ziqi、Esther Ang和Kee Choon Wee (A*STAR)。
新聞來源:
1. "A new tool for drug discovery" NTU Media Release.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