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40+張念群依舊是「小辣椒」最想被記住的身份?

2022-03-11

我覺得」小辣椒」這個標籤,在一定程度上我覺得還是適用的,因為畢竟我覺得現在國會裡面,面對一些不公不義的事,我覺得那個熱血還是在的。

如果連這個熱血都沒有的話,那麼很可能我就不見得再適合在政治工作上,繼續站在最前線。

–張念群,古來國會議員

張念群,這個名字,對熟悉大馬政治的人來說,豪不陌生。

從當初那個27歲勇敢上陣當「炮灰」的年輕律師,再到如今41歲,已經育有三個孩子的媽媽身份,張念群近15年來在大眾的視野,經歷了人生多個轉折。最初在大眾期待下,成為言辭犀利的「小辣椒」,如今「還辣」嗎?她又會希望,自己以什麼身份被世人記住,而作為女性從政者,在大馬相較更保守的政治氛圍下,她如何立足,一步步成為今天的樣子?

這次《亞視新聞東南亞》三月份的「女力非凡」主題,就邀請到她來訴說我們都知道,但我們不了解的張念群,以及了解女性從政者在政治這條路上的艱辛。

關於身份的排序,她選擇… …妻子! 我覺得妻子吧!妻子然後是母親、女兒、然後是一個議員。

訪談一開始,我們詢及身為女性最快樂的一件事時,張念群幾乎是立即回答,身為一名母親,是她覺得女性最幸福的一件事。

「作為一個三個小孩的母親,我覺得做媽媽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因為你真的是感受到一個生命,在你的體內成長,你跟他們的那個互動,他們對你是百分之百的依賴和信任。」

「我覺得這個哺乳這種體驗,可能是男性沒有辦法體會,那份親密的感覺,那份生命共同體的感覺。」

雖然母親的身份,賦予她的使命感,讓她深感作為女性的獨特角色,然而被詢及她認為自己的身份優先排序是什麼的時候,她給出了一個令人相當意外的「答案」。

「妻子的這一部分對我來說很重要,並不是因為傳統的夫妻關係,妻子就是一個服從的角

而是我覺得配偶對我來說,是一個幫助我去穩定自己,在我需要沉澱的時候,能夠跟著我一起走過這個過程的人。」

從2008年中選,擔任沙登國會議員,過後經歷結婚生子,2013年突然被行動黨委派南下開荒,上陣古來區國會議員,當時的張念群,必須帶著丈夫與孩子,一同南下,身為忙碌的職業女性、政治工作者,若不是另一伴的絕對支持與體諒,張念群說很難做到這點。

對她來說,與伴侶相扶持,不等同於附屬,而是人生這條路覓得良伴,讓原本就有多種身份的她更能堅毅前行。

那麼,女性議員以外,還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張念群?

從政以前,她做過這件事! 「畢竟去英國、歐洲的費用真的很貴!」

「20歲左右,我在英國求學,大學畢業的最後一年,我在當地打工一年,然後存了一筆錢,在歐洲做了一個背包旅行。」

不過,這份隨性與自由,隨著張念群再添上議員以及母親的身份後,就不再能夠「說走就走」。

她分享,當選議員後,儘管曾多次獲得到國外短暫遊學或進修的機會,但是因為公務在身的關係,一直無法成行,後來有了三個孩子,更是沒有辦法抽身。

「我從二十幾歲開始收到遊學的邀請,一直到我超齡35歲了,我都沒有辦法去參與…….懷孕或者說這份母親的天職,其實對一個女性的事業,或多或少還是存在一些影響。」

身為女兒,她也有些遺憾與虧欠…….   27歲從政,人人都說她是「炮灰」

在張念群踏入政治圈子前,在大學畢業後獨自來到吉隆坡找了一份律師樓的工作,由於收入不高便暫住在親戚家,後來決定上陣雪蘭莪沙登國會議席,當時連親戚也不看好,擔心她會淪為「炮灰」。

回想起那個時候,念群說,給予她最大鼓勵的是父親張敬良。

「律師樓要我辭職才能去競選,父親就跟我講說,』哎,就去了辭職又怎樣,先輸了也不用緊嘛,那再去找工作了,找不到工作的話,爸爸不是養你幾個月咯』。」

儘管如此,父親也是第一個勸張念群「退出政壇」的人。

「後來在我做副部長,他看了我的工作與家庭生活的狀態後,其實他是勸我退的。有時候,他看我開國會可以開到凌晨一兩點才回家,小孩在家裡哭,然後好像我的先生就比較難哄小孩,他就覺得,哎呀,這個工作太辛苦了,不是很適合給一個母親去做。「

「他還公開勸我退,他就是有些通過一些文章去說,覺得這個工作對女性來講太過不友善。當然那時候,就沒有聽他的了,哈哈。」

天下父母心,張念群父親張敬良(中)曾是最支持她也最希望她能退出政壇的人。(圖:張念群面子書) 不過,向來非常關心她,給予她無限支持的父親在2020年因胰臟癌去世,當時正準備返回吉隆坡參與下議院會議的她接獲家裡的通知,才趕回去奔喪;儘管父親臨終前的一段日子,恰逢喜來登政變,讓她終於「有時間」短暫回家陪伴,但她也感慨,自19歲離家求學後,其實這十幾年來陪伴原生家庭的時間是最少的,這當中不無遺憾。

她分享道,身為一名女性政治工作者,需要面對社會所給予的挑戰,才能被認同。而社會希望女性除了能夠完成一個政治任務應該做的事情外,同時也希望女性能成功經營一個家庭。

「有可能它(社會)除了要看的你事業外,也會關心你在家庭和個人生活上,能否都能兼顧好,否則可能會覺得不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張念群專訪視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 與她們對話:10至70歲的妳,妳好嗎?
沒把女性議員當一回事  性別鴻溝的隱形界限 女性再加上年輕,被誤認是……

在憶起當初從政的經歷時,張念群笑著說道自己當時一度沒被認可為「國會議員」。

「我當時27歲開著一輛國產車去工作時,很多人第一感覺就是:』哎,你是國會議員的助理嗎』。」

她認為有可能在當時,大家都不會把年輕女性當成國會議員來看待,所以第一個猜想就篤定是議員助理或伴侶的設想。除了在剛「出道」時遇到的小插曲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張念群也發現在活動場合里,經常會出現一些性別界限。

「就可能在一些場合里,還是會在伊斯蘭文化的情況下,需要男女分開坐。」

她直言這種狀況很奇妙,因為男性的座位可能會包括政府高官、市議會人員或機構單位的代表。

「但反觀在我這裡同桌的,有可能是男性議員或高管的太太。」

「在一些這樣的一個場合,你會發現說,原來我們是被當成所謂的家眷啊。」

儘管沒有不願意或抱有遺憾,但張念群認為這樣的做法就會失去與一些重要人物的交流,令人不解為何會存有這樣無形的性別鴻溝。

母親應得的產假  大方行使女性特權   尤其我身為一名哺乳媽媽,才知道原來在職場和生活上是不太友善的。

即便在在不同的階段,身為政治工作者都會面臨不一樣的課題。張念群表示,最初參選時,女性議題並不是她強打的課題。

「但一個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從到大學深造、入社會工作等,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經歷。」

她坦言,在自己晉升為3名孩子的母親時,才留意到育兒和託兒課題能影響一位母親在職場上的表現,因此才開始積極為職場女性發聲。張念群分享到自己在懷第二胎時,居然會成為政敵的攻擊目標,但當時卻沒有及時進行機會教育。

「對方當時就說要生孩子,就要放產假,不如就回家去照顧小孩就好。」

「當我們在討論哺乳課題時,他們會覺得我在作秀,而不是真的在喚醒大家對該議題的關注。」

如果再重來,張念群認為,現在的她會更理直氣壯去行使自己產假的權利。她強調,這是所有媽媽們應得的權利,所以應該在他人質疑或攻擊時,要適時糾正他們的做法。

「只有在灌輸正確的概念,才能使到大家正視女性應該享受的權利。」

打破刻板印象 熱血是「小辣椒」的核心 太剛強會被形容成」母老虎」或「不近人情」

社會是現實、殘酷的,大眾往往喜歡為他人貼上一些標籤。就女性而言,張念群表示其實有許多標籤或定義是自己無法接受的。她表示如今有許多女性領導,在辦事能力上如果太剛強會被形容成「母老虎」或「不近人情」;反觀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男性身上時,卻不會有一樣的結果。

「可能整個普羅大眾對於女性,會希望能比較溫順、屬於服從式的一個姿態。」

「如果當她表示出比較強勢的時候,大眾對她的評價就開始會變得不友善。」

張念群認為這是一個需要被突破的框架和刻板印象,希望當女性領導增加後,能逐漸淡化這種刻板印象與定義。

40+張念群還是那個「小辣椒」! 對政治工作來說,需要一個非常能言善道和犀利的形象。

一開始被冠上「小辣椒」的稱號,張念群認為,那是社會大眾的對女議員的期待。

「當然第一代的「小辣椒」是馮寶君(霹靂州華都牙也前國會議員),那麼我覺得她之所以有這樣子的一個稱號,就是因為大家喜歡看到的就是一個非常能言善道,非常犀利的一個形象,這個當然可能是對政治工作來說是很需要的。」

「尤其是作為一個反對黨來說,大家對我們的一個要求就是希望說,我們能夠傳達人民的心聲;除了表達外,也可能希望看到我們有個比較強悍的形象。」

張念群表示,她從來沒有想過改如何定義自己,不過若真要選擇,她依然會選擇「小辣椒」。若連這個熱血都沒有的話那麼很可能我就不見得再適合在政治工作上,繼續站在最前線。」

「我也不希望自己停留在2008年的小辣椒,而是希望說經過這14年的一個磨練和歷練後,我已經變成一個更成熟的人、更成熟的』小辣椒』。」


相关文章

  • 轎車失控直接衝進咖啡店 馬國婦女吃早餐慘被撞死
  • 【GE2025】徐順全:民主黨為三巴旺市鎮制定了發展藍圖 就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建議
  • 【GE2025】李智陞:行動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未改變 始終以居民為中心
  • 印巴連續三晚交火 巴軍殺死54名武裝分子
  • 涉持假護照入境馬國販毒 47歲獅城男新山落網
  • 柬埔寨一酒店房間遭縱火 中國籍男嫌犯被捕
  • 曼谷大樓在緬甸強震中倒塌 釀63死31人下落不明
  • 馬警搗毀偽造銀行卡團伙 逮捕42歲新加坡男子
  • 德輪胎巨頭關閉46年馬國工廠 近千員工料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