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未翻篇,萬物漲價就已先至? 本地通脹率加速攀升

2021-10-26

坐穩了,萬物漲價的時代可能快來了!

我國金融管理局和貿工部昨天(25日)聯合發布文告指出,新加坡9月份的整體通貨膨脹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5%,較8月份上漲2.4%的幅度更高。

排除住宿、私人交通工具費用後的核心通脹率,也在9月同比上升1.2%,較8月份的1.1%來得更高。

當局特別提到,食品價格變貴是核心通脹率上升的主因。

9月份非熟食和熟食價格同比上漲的幅度為1.6%,相較前一個月升高了0.1個百分點。

本地熟食和非熟食價格揚升。(聯合早報)不出意料的是,由於本地家庭在電力市場所支付的電費上升,電力和天然氣價格在9月份同比上漲9.9%,相較之下8月份則是9.7%。在全球能源價格飆漲的衝擊下,本地目前已有四家電力零售商退出市場。

9月份同比上漲幅度加大的還包括住宿費(1.9%),當局稱這是由於本地租金上升所致。

與此同時,服務價格(1.2%)及私人交通費(10.8%)的同比上漲幅度持平。9月份的零售與其他商品價格同比則和8月份呈現的跌勢持平(下降1%)。

金管局為此已將今年整體通脹率的全年預測,從原本的1%至2%,調高為約2%。明年整體通脹率預計會達到介於1.5%至2.5%之間。

不包括私人交通和住宿成本的核心通脹率部分,當局預測今年會達到0至1%範圍的上限。當局也預測,明年的核心通脹率會進一步達到上升1至2%的水平。

(資料來源:金管局,製圖:李國豪)什麼原因造成物價上漲? 先說外部因素。

在全球疫情趨緩之際,全球供應鏈卻開始吃緊,能源價格飆升,種種壞事串聯在一起形成的「完美風暴」導致通貨膨脹成為各國面對的難題,我國也難以獨善其身。

金管局和貿工部表示,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全球和區域性的復甦也使新加坡的主要貿易夥伴逐漸開始出現通脹。

全球供應鏈吃緊緻使各國通膨加劇,新加坡也難以獨善其身。(法新社)內部因素:本地經濟恢復活力,需求上升,物價隨之上漲。

隨著新加坡逐步邁向把冠病視為地方性流行病的目標,當局認為本地的薪資將會上揚。在疫情漸趨穩定下,消費者的需求也會開始提升,商家能把更多的商業成本轉嫁到物價上。

根據《聯合早報》上周四(21日)的報道,本地企業和商家紛紛表示由於供應鏈吃緊、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它們的經營成本漲了至少一至兩成,上調物價幾乎已是無可避免。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的速度,金管局在本月14日宣布收緊新加坡的貨幣政策,以透過讓新元走強,來抵消進口貨物的價格上漲。

金管局也預計在明年4月決定是否進一步收緊本地貨幣政策,讓新元進一步走強。

消費稅還會調高嗎? 在萬物可能漲價的大背景下,縈繞在國人心頭的問題恐怕還有一個:消費稅何時調高?

政府此前說過,調漲消費稅已是勢在必行,只是早晚的問題。

物價上漲之際,若政府此時調高消費稅,人們一定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財政部長黃循財本月16日新加坡經濟圓桌會上說的這番話或許透露了一點玄機:

「我們正仔細觀察情況。政府已經表明立場,要在2022年至2025年期間調高消費稅,並且宜早不宜遲。當決定具體的時機時,我們會考慮經濟展望,包括通脹情況。」

除了消費稅可能上漲,本地經濟學家也分析,我國未來為因應氣候變遷,或許會提高碳稅,甚至有潛在可能加征財富稅,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會進一步驅使物價上升。

看樣子,萬物漲價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你做好勒緊褲帶的心理準備了嗎?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中國女店長和大馬員工在牛車水大打出手,現場血跡斑斑…
  • 孫燕姿演唱會被嘲「身材走樣、造型隨便」!這才是新加坡的鬆弛感
  • 李顯龍嚴正警告外國人,身份政治在新加坡沒有立足之地!
  • 【GE2025】林瑞蓮:國會需要更多女性議員
  • 【GE2025】失去重要部長將削弱治理能力?梁文輝:行動黨應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