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引發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比較輕微,為何我這麼難受?我的檢測結果已經轉陰,為何症狀仍未消退,這樣是否仍會傳染?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傳染病科高級顧問醫生戴爾弗斯爾(Dale Fisher)教授接受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訪問時說,一些人可能是因為以為奧密克戎症狀會比較輕微,所以感覺自己的症狀挺嚴重的。
他也指出,雖然奧密克戎比較少造成重症,奧密克戎引發的症狀還是不好受的,而且現在病例更多,出現重症和比較顯著症狀的病例也會比較多。
斐瑞醫院傳染病專家Nicholas Chew也說,儘管多數病患會在七到十天以內康復,每個病患的經歷仍然因人而異,要看個人的基礎免疫情況、免疫反應、接種的疫苗類型,以及對疼痛和不適的忍耐度。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就指出,當醫生表示奧密克戎引起的症狀較為輕微時,他們是指需要氧氣供給或重症監護的情況;當患者說奧密克戎沒有那麼輕微時,他們指的是症狀。他表示,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至於病患在檢測結果轉陰之後,症狀為何仍未消退,梁浩楠指出,這些症狀反映的是器官的損傷,並不代表傳染力。患者在檢測呈陰之後繼續咳嗽或喉嚨痛,是因為喉嚨組織仍然受損。
Nicholas Chew則指出,這可能是人體的「延長免疫和炎症反應」。
戴爾弗斯爾教授也提醒,快速檢測的結果有可能是假陰性。「即使你已經按照規定自我隔離,如果症狀持續,最好還是減少社交和工作方面的交流,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梁浩楠建議出現咳嗽或喉嚨痛的患者給喉嚨一些時間痊癒,避免油膩、辛辣或帶酸性的食物,少說話,以及服用咳嗽藥水或以溫水沖泡蜜糖飲用。
不過,Nicholas Chew提醒,如果症狀久久沒有消退,那就應該就醫尋求治療。
奧密克戎可當流感、普通感冒?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最新研究報告未有比較奧密克戎與流感數據,惟根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數據顯示,國內奧密克戎染疫死亡率約0.16%,相當於Delta死亡率0.8%的五分之一,但仍高於流感死亡率的0.1%,故相比流感,奧密克戎明顯較高危。
新冠肺炎6後遺症勿忽視
定期更新感染奧密克戎常見症狀的英國應用程式「ZOE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症狀研究」發現,奧密克戎患者每4人就有1人出現「腦霧」。「腦霧」屬於認知功能障礙,症狀如失憶、思維混亂、注意力難集中、頭暈和遺忘日常詞語等,可能損害日後工作能力和日常自理能力,嚴重更可能變成「失智症」。
另外,研究分析106名新冠肺炎病人情況,發現高達76%新冠患者康復後6個月內出現至少一種症狀,最常見症狀包括疲倦(31%)、記憶力差(28%)、脫髮(21%)、焦慮(21%)和睡眠困難(21%)。
這些後遺症隨時影響日常生活,故實在不容忽視。
感染奧密克戎病毒最新20大症狀如下:
1)流鼻水
2)頭痛
3)疲勞
4)喉嚨痛
5)打噴嚏
6)持續咳嗽
7)聲音沙啞
8)其他
9)不尋常關節痛
10)發冷或顫抖
11)發燒
12)頭暈
13)眼睛疼痛
14)腦霧(Brain fog)
15)不尋常肌肉疼痛
16)嗅覺改變
17)食慾差
18)腺體腫脹
19)胸痛
20)耳痛
一旦奧密克戎疫情過巔峰,新加坡可放寬防疫措施?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2019冠狀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對新加坡醫療體系所帶來的衝擊,遠比德爾塔毒株來的溫和,所引發的重症情況也明顯較少,多項指標都顯示,新加坡有能力應對這股奧密克戎疫情。
王乙康說,儘管目前新加坡新增病例維持在每天約1萬起高水平,每周感染增長率也接近2,但這都在當局預計範圍內。
「死亡病例方面,德爾塔期間我們平均每天有13人死亡。過去兩星期儘管新增病例多了三倍,但我們平均每天只有兩到三起死亡例。」
至於加護病床使用率,部長說目前每1萬名冠病患者只有五人需要進加護病房,也就是約0.05%。相比德爾塔疫情巔峰時期約170人需要加護治療,目前只有約30人住進加護病房,人數明顯較低。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