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穩!新政來了:從中國入境新加坡程序簡化、戴口罩不用安全距離

2022-03-12

最近,新加坡疫情已經出現了“好轉”的跡象。

在過去連續幾周,雖然周二的新增病例會猛然拔高,但接下來幾天,會一點點下降。

連衛生部長王乙康,在3月9日的國會中也親承這輪疫情的拐點已到,正處於消退中。

不過,即使是這樣,通訊及新聞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也說,現階段仍不適合解除疫苗接種差異化措施。

因為未完成疫苗接種者因新冠死亡的比例,比完成追加劑接種者高出33倍

只是,一些原本就準備好實施,但因為疫情原因暫緩執行的措施,已經到了重啟的階段。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進一步開放

中國遊客入境程序簡化

今天,衛生部突然發文,宣布從3月15日開始,實施早前被推遲的安全管理措施。

3月15日起,這些安全管理措施放寬!(部分14日起實施)

戴口罩不用保持安全距離

最大的變化是,如果所有參加聚會的人都戴口罩,就無需保持安全距離。

在工作場所方面,多達50%的員工還是可以到工作場所上班。如果員工都戴上口罩,就無需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如果人們沒戴口罩則得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2】

每一戶家庭

同一時間最多接待五人

每一戶家庭所能接待的訪客人數將從每天最多五人,調整為一次最多五人。

聚會人數的上限仍維持在五人。

【3】

12歲以下兒童進出

公共場所措施放寬

3月15日起,沒有接種疫苗的12歲以下兒童,沒有同住家人的陪伴,也可以和其他親友進入實行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的場所。

從14日開始,12到17歲、打完兩針疫苗的青少年,須在第二針打完的270天內施打追加劑,才能繼續維持完成接種疫苗的狀態。

大型活動人數限制取消

不需要再分區

3月15日起,少於1000人的活動的人數限制取消。包括宗教、商業、記者會、喪禮和追悼會、住家之外進行的宣誓儀式、婚禮和戴口罩進行的課程等活動。

活動場所不需要分區,但參與者必須戴口罩和完成疫苗接種。

【5】

客工宿舍限制措施跟社區同步

3月15日起,不超過30名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者參加的群體體育活動將獲准恢復舉行。30人包括球員、教練跟裁判。

【6】

客工宿舍限制措施跟社區同步

3月15日起,針對住在宿舍的客工的安全管理措施,調整到同社區的一致。包括使用體育設施、聚集人數以及在宿舍和休閒中心舉辦的活動。

【7】

包括中國在內入境新加坡

只需要自我抗原檢測

3月14日 晚上11點59分開始,通過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以及來自第1風險級別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入境新加坡的24小時內,可自行進行抗原快速檢測ART,不再需要在專人監督下進行。完成ART檢測後,必須通過sync.gov.sg上傳檢測結果才能外出。

也就是說,不管是社交距離、活動、入境等都有重大變化,新加坡真的要逐步解封了!

其中特別是第7條,第一風險級別國家跟地區目前只包括中國,這意味著下周起中國旅客入境新加坡更簡單了!

只要自己做抗原快速檢測就行~

至於對外的邊境管控方面,新加坡也在近期迎來了一波鬆綁。幾天前,新加坡官宣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新的VTL計劃。

交通部長易華仁登上彭博社電視台時,更是表示,新加坡的目標是儘早向所有接種過疫苗的旅客開放,在今年就將航空客運量,恢復到疫情前的至少50%水平。

圖源:彭博社

不僅是安全管理措施準備放寬,因為疫情已經逐漸消退,所以有些措施現在看來必要性就相當低了。

早前,因為激增的病例,政府宣布綜合診療所Polyclinic以及公共衛生防患診所PHPC延長營業時間兩周,以應對激增的需求。

現在,在疫情已經沒那麼嚴重的時候,類似措施似乎就沒有了必要。這些診所將恢復到往日的營業時間,以給予工作人員喘息的時間。

圖源:海峽時報

當然,在所有655間PHPC診所中,有15間是24小時營業的。因此,它們將不會受到影響。

具體診所營業時間,可在https://flu.gowhere.gov.sg查看。

雖然這次政府依舊沒有大幅宣布放寬限制,但已經透露出的種種跡象,在本地衛生專家之中引發了熱議。

本地專家各執一詞

新加坡到底要不要鬆綁?

其中,一些專家認為過早放寬限制,有可能會導致疫情再度“惡化”,病例再度激增。而另有些專家,則相對激進一些,認為應該及早放寬限制措施。

來源:海峽時報

當然,認為應該暫緩開放限制的專家們,並不是不支持政府開放的舉措,只是在時機上有所疑慮

專家們認為,應該再等一段時間,直到下降趨勢更加明顯後再放寬。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執行主任梁玉心教授就是其中一分子。擔憂過早放鬆措施會導致病例數反彈,她強烈主張政府等待久一些。

圖源:陳篤生醫院

她補充說道,現在新加坡觀察到的新增病例下降趨勢仍舊處於早期階段,也就是,處於動態中隨時可能上升。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因此,在決定下一步行動前,再繼續觀察一段時間更為明智。

梁玉心的說法得到了一些專家的認同,其中,來自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的Hsu Li Yang副教授就認為,現在依然需要謹慎行事。

圖源: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

他的顧慮,和梁玉心相同,都是擔憂突然放寬的政策會導致病例數上升。

而且,類似情況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有跡可循。比如英國宣布於2月24日開放後,原本在2月27日的新增病例數只有25000例,但到了3月9日,就又漲到了67000人左右

出現反彈的英國疫情

另一名專家Alex Cook,現在則顯得十分矛盾。一方面,他認為在不出現新變種毒株,或是意料之外的情況下,新加坡總體疫情應該呈下降趨勢,再度飆升的可能性不大

但另一方面,鑒於現在新加坡醫護人員面臨的壓力過大,即使是病例微增也將為他們帶來麻煩。

總體上看,他還是支持政府等到4月中旬,再觀察一段時間後,再決定下一步的放寬舉措。

圖源:杜克-國大醫學院

然而,國大醫院高級傳染病顧問Dale Fisher,以及國大一位副教授Jeremy Lim,在接受《海峽時報》採訪時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將重點放在了延緩開放後產生的後果上。

Dale Fisher表示,新加坡或許可以“兩手都要抓”,放寬一些不會導致感染人數大幅增加的限制,從而獲得更高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他的建議包括,取消戶外口罩強制令,以及調高聚會人數限制。只要對那些高風險的活動,例如大型室內集會繼續實施限制措施,似乎在他看來影響就不會很大。

新加坡2022年航空展不對外開放,圖源:Business Times

但是,很多專家都承認,不論如何民眾都不需要為“解封”等待太久了。

他們預計,最快在3月底,政府就將宣布下一階段的措施。

新冠實際死亡人數是通報的三倍?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近600萬人死亡。

而國外的研究人員經過調查研究後發現,新冠造成的真實死亡數字,比起官方通報的要高出許多,甚至達到了3倍之多!

相關研究結果被首先發布在《柳葉刀》上,之後被世界三大期刊之一的Nautre收錄。

將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間的死亡率,與前幾年的數據進行比較之後,研究人員發現,有證據表明新冠前兩年已經造成了全球1820萬人死亡。

比如,南亞地區的超額死亡人數是對外通報的9.5倍,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超額死亡人數則是對外通報的14.2倍

科學家們估計,在每10萬人中,就有超過120人因為新冠死亡。

圖源:Financial Times

不過,一些死亡案例並不是直接由感染新冠產生的,而是間接產生的。

比如那些,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無法獲得醫療保健和其他基本服務的人群,或者是音新冠下的行為轉變,自殺或吸毒後死亡的人群。

圖源:財新

華盛頓大學一位教授J·L·Murray表示,新冠已經成為繼西班牙大流感後,致死率最高的全球性疾病,近年來已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增加了17%。

不過,新加坡成為了世界範圍內,超額死亡率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

對新冠來說,死者的年齡是一個相當明顯的風險因素。

因此,北美、歐洲和東歐的這些老齡化社會的超額死亡率,比世界範圍內很多國家高得多,在他們看來不足為奇。

從另一層面上看,這是不是代表新加坡控制疫情得當呢?畢竟,新加坡的新冠死亡人數一直不算太高......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