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日),新加坡新增1萬5345起2019冠狀病毒確診病例,累計91萬7103起。
其中,1萬5130起新增本土病例當中,包括1915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和1萬3215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輸入型病例則有215起,PCR呈陽病例和ART呈陽病例分別有76起和139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1萬3354起是通過ART檢測發現的低風險病例,占總數的87%。
目前的每周感染增長率則下滑至0.92。
(圖:來源自網絡)
死亡病例再度回到雙位數
時隔一天再次回到雙位數達到13人,目前累計死亡病例共1129起。入住加護病房的人數再添三人,達到39人。
整體住院人數54人,共1396人;普通病房有170人需要氧氣供給。
過去一天,共有2萬1481人出院。
在過去28天的46萬2410起確診病例當中,99.7%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4%住進加護病房,0.04%病逝。
截至10日,已有91%人口完成疫苗接種,69%已接種追加劑。
(圖:來源自網絡)
安全管理措施管制令延長一年至明年4月
國會通過了冠病19(臨時措施)(修正)法案,把其中的安全管理措施管制令延長一年到明年4月。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指出,這將協助新加坡在應對疫情方面保持靈活,可以因時制宜,根據疫情的變化做出相應調整。
隨著疫情改善,有議員提問新加坡是否有必要進一步延長法令,因為這些管制措施,可能會加重商家和個人的遵循成本。
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在回答時說,如果冠病在一年內不再構成威脅,可以廢除不再相關的條規。然而如果出現新的變種病毒株,新規定就能協助保障公眾的安全與健康。
許寶琨說:「正如我們在過去兩年所看到的那樣,每個變種病毒株的特徵和行為都略有不同。因此我們不能單獨依賴任何一組參數。我們必須保持靈活,在設計任何限制措施時,將所有因素都考慮在內。」
許寶琨醫生說,隨著冠病疫情變化,政府正逐步地調整安全管理措施,但他強調冠病疫苗接種依然是保障國人安全的關鍵。
(圖:來源自網絡)
多管齊助緩解公共醫院重壓
衛生部多管齊下,包括將非冠病病人轉送到其他護理設施,協助緩解公共醫院的重壓。衛生部長王乙康說,每天平均將470名病情穩定,但需要接受觀察的非冠病病人,轉出公共醫院和緊急部門。私人醫院和社區治療設施也開始接收風險較高的病人。
社區治療設施床位有4000多個,但使用率只達兩成。隨著當局將更多患者轉到這些設施,病床使用率增加至五到六成。
王乙康說:「我們同私人醫療保健業者經營的社區治療設施合作,將這些設施重新用作醫療設施,結合他們的人力資源來改善護士對病人的比例,讓他們也有能力照顧較高風險病人,以便讓更多病人可以從公共醫院轉到社區治療設施。」
衛生部也同各方合作,減少緊急部門所需處理的病患,比如救護人員現在可以將病情穩定的患者直接送往冠病治療設施,而不是送到公共醫院。當局也增派人手減輕醫生和護士的工作量,武裝部隊派遣軍醫到一些醫院的緊急部門,同時大約300名正在修讀高級文憑的護士也回到工作崗位幫忙。
(圖:來源自網絡)
若病例持續減,將允許自由出國
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如果新加坡的冠病病例持續減少,醫療體系負擔減輕,將會大幅度放寬防疫措施,並允許自由出國。
黃循財說,冠病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疫情的最高峰已經過去,預計接下來幾個星期,新加坡醫療體系的壓力也會逐漸減輕,到時,會根據簡化的五大措施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包括高風險場所的防疫措施。
黃循財說,當局檢討放寬防疫措施的高風險場所包括:現場表演和演唱活動、餐飲場所、是否允許人們在晚上10點半後喝酒,以及是否允許不同餐桌的人進行互動等。
部長表示,當局將在制定措施後,公布更多詳情。
(圖:來源自網絡)
未接種疫苗兒童無需在家人陪同下可進入實行疫苗接種差異化場所
從本月15日起,12歲以下沒有接種疫苗的兒童,即使沒有同住家人的陪伴,也可以和其他親友進入實行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的場所。
從本月14日開始,12到17歲已經接種兩劑疫苗的青少年,必須在接種第二劑疫苗的270天內施打追加劑,才能繼續維持完成接種疫苗的狀態。
鼓勵可接種追加劑的人早日接種,保護自己及身邊的人。
(圖:來源自網絡)
少於千人活動人數限制將取消
15日起,少於1000人的活動的人數限制將取消,這包括宗教、商業、記者會、喪禮和追悼會、在住家之外進行的宣誓儀式、婚禮和戴口罩進行的課程等活動。
另外,活動場地也無需進行分區,但參與者必須戴口罩和完成疫苗接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活動人數將取決於場地的容量,人數超過1000人的大型活動,由於感染病毒的風險較高,安全起見,將規定參與人數不得超過場地容量的50%。這包括旅遊景點、遊輪、大型藝術中心、體育館、會議與展覽以及和工作相關的大型活動。
(圖:來源自網絡)
通過VTL和來自第一風險級別國家入境的旅客可自行進行ART
從14日晚上11點59分開始,通過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以及來自第一風險級別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入境新加坡的24小時內,可自行進行抗原快速檢測ART,不再需要在專人監督下進行。
完成ART檢測後,必須通過sync.gov.sg上傳檢測結果,才可在新加坡展開活動。旅客在進行檢測前應自我隔離。如果身體不適,需使用私人交通工具到診所求醫。
目前這類旅客在入境新加坡的24小時內,必須到快速檢測中心或綜合檢測中心,在專人監督下進行ART檢測。
這是對在未來幾個星期內推出新的VTL模式做好準備。到時,已接種疫苗的旅客普遍不需要申請入境許可,檢測規定也將簡化。
(圖:來源自網絡)
實施被推遲的安全管理措施
15日起,將實施早前被推遲的安全管理措施。
將從五方面簡化安全管理措施。社交人數維持在最多五人,但每戶家庭的訪客人數從一天最多五人,改為一次最多五人。
無論在室內或戶外,人們仍需要戴口罩。如果人們都戴上口罩,就無須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在這同時,多達50%的員工可以回返工作場所。只要員工戴好口罩就不用保持安全距離。員工也可以在工作場所聚會,但聚會人數最多為五人。
(圖:來源自網絡)
不超過30名已完成疫苗接種者體育活動將獲准恢復進行
15日,不超過30名已完成冠病疫苗接種者參加的群體體育活動將獲准恢復舉行。
這30人包括球員、教練和裁判等。
這些活動能按計劃,在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和人民協會管理的指定體育設施,以及指定的私人地點進行。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將在接下來幾個星期,逐步增加獲准恢復進行群體體育活動的地點。
參與者必須在活動前後,以及在中場休息時,遵守現有的社交管理措施。只要他們都完成接種疫苗,他們就無需另外進行檢測。不過,當局強烈鼓勵參與者在抵達活動場地之前自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或出現症狀,就應該待在家中。
參與者也必須在活動前,填寫健康狀況申報表。
(圖:來源自網絡)
醫院預計未來兩至四周仍忙碌
新加坡醫院預計在未來的兩到四個星期仍然忙碌。
衛生部長王乙康說,醫院仍有很多病人,他們雖然感染了2019冠狀病毒,但入院主要是因為本身的慢性病導致。
他說,這些病人一般患有嚴重的慢性病,有潛在的病因,而感染冠病使他們病情更為嚴重。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則表示,目前,每100名住院病患中,25%在入院時確診冠病。其中,20%的病患是因其他病因入院,而剛好被診斷染疫,只有5%是因為冠病相關病情而入院。如果加上那些慢性病管控不佳或因冠病而慢性病惡化的病患,因非冠病而入院的病患比率則高達90%到95%。
他預計,隨著病例逐漸減少,入院人數也將降低,到時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也會隨之降低。不過,接下來的兩個到四個星期,預計仍會有患有冠病的慢性病患入院,醫院仍將很忙碌。
麥錫威籲請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定期複診,並跟從醫生的指示控制慢性病。這麼一來,將減少他們入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的情況,並減輕醫院的負擔。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新加坡靠譜的當地乾貨!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下箴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