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加坡歷史上最嚴重的房屋倒塌事故,也是新加坡歷史上遇難人數第三高的意外。原本很牢固穩定的一座大廈,卻跟豆腐渣一樣不堪一擊,33名無辜市民的生命,被埋沒在了大廈之下。
而事件後面竟然只是因為兩個負責人偷工減料!
01 大廈崩塌,33人不幸遇難!
1986年3月14日下午3點,位於大廈二樓的夜總會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原來是舞池裡的一根柱子突然發生開裂,牆灰混著水泥渣子落在地面。
老闆知道了,被嚇得不輕,立馬便找來施工人員前去「補救」,而工人也輕鬆地整理好了一切,並沒有解決根本!
在當晚九點,夜總會依然如舊,嘈雜與喧鬧成為了這裡的主旋律,只剩更衣室里還留有些許片刻的安靜。
一位化妝的舞女在房間裡正化著美美的妝,突然旁邊的柱子便出現了一個裂痕,因為當時並未造成傷害,舞女也沒當回事,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3月15日10點10分,一樓銀行的一名儲戶急忙跑來向大廈保安報告。
「他在停車時看到了地下停車場裡,有好幾個支撐大樓的水泥柱發生了嚴重開裂,有的裂縫甚至可以塞進拳頭,地下停車場裡也散落著許多混凝土碎渣,就像房子要崩塌一樣!」
聽到消息的保安立馬將情況告訴了大廈所有者黃康霖,而這位摳門的老闆命令兩名工人從旁邊的工地搬來一根四五米高的方木頂住天花板。
但大樓的裂縫不僅沒有消除,反而越裂越大,開裂的敵方也是越來越多!無計可施的黃康霖只能要求工人再去找一根方木來頂住天花板。
事後,他便放手不理,自己悠閒地上樓談生意去了。也許他沒想過,自己一家會因此喪命於此!
當天11點22分,大廈便開始傳來此起彼伏的晃動和怪異的聲響,樓內的許多人開始感覺事態不對,害怕得想要離開這座「死亡大廈」。
但一切都為時已晚,還沒等他們離開大廈。幾分鐘後隨著一聲驚天巨響,大廈以極快的速度轟然倒塌,整個倒塌過程不到1分鐘,就像是慢放的定向爆破一樣。大廈里的所有人瞬間便從天堂掉入了無盡的深淵,時間也永遠定格在了1986年3月15日上午11點26分。
噩耗傳來,警察部隊也急忙趕了過來,進行全力救援。
在第一天的救援行動中,有9名人員成功獲救,此後這一數字開始不斷增長。到3月18日凌晨,最後一名生還者,時年30歲的蔡金珠被成功救出,事故發生時,她立馬躲在一張桌子底下而倖免於難。
最終經過7天6夜連續不斷的救援,醫務人員和救援隊從50名被掩埋的人員里,找到了17名倖存者,其餘33人不幸遇難,當中包括大廈所有者黃康霖和他的妻子。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人數公布!本次事故也是新加坡建國以來死亡人數第三多的意外。
02 倒塌竟是因為負責人偷工減料!
善後處理完畢後,針對這起事故的調查工作也迅速展開。
而經過調查,工作組成員排除了恐怖襲擊和煤氣爆炸的可能。針對調查員和救援人員認為是建築物混凝土質量與強度不足的疑問,工作組又邀請實驗室專家對殘骸進行強度測試,最終也排除了混凝土的質量問題。
之後,在許許多多的迷惑下,終於在一份大廈設計圖紙上,人們發現了事實的真相:原來這份圖紙的設計方案漏洞錯誤百出,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就連機構的係數和計算數值完全是胡編亂造的,其設計水準甚至比不過一份土木專業學生不及格的課程設計!
圖紙當中的數據按照標準來分析,根本無法承受大廈本身的重量,有些柱子的安全係數數值低得令人難以置信。
而之所以大廈從1971年建好後能一直屹立不倒,估計是規範標準當中很多材料的數據取了較低的數值,並且某些不會在計算中考慮的結構實際上也承受了部分的荷載,這才使得大廈驚險地躲過了之前的許多次劫難。
期間大廈所有者黃康霖曾經試圖彌補結構上的缺陷,對部分支撐柱進行了加固,但結果卻適得其反,這反反而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倒塌前幾年,大廈便已經出現了多次險情,但都無人對此表達意見,都覺得是小事,最終才釀成了這起驚天慘劇!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