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政府幼儿园有多难报名?
相信每个妈妈都深有体会
热门地区的My First Skool、Sparkletots
等候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小编家附近去年开了一间E-Bridge
也就是EtonHouse和政府
合办的公立性质幼儿园
环境各种高大上
纯实木教具让老母亲
在窗外看着都一百个满意~
当时幼儿园还没有正式开业
老母亲就去ECDA的网站上
给娃登记了waiting list
不过当时E-Bridge的老师就提醒我
他们的等待名单已经很长了~
果然!
现在六个月过去了
老母亲非但没有收到幼儿园的通知
反而接到了ECDA的邮件
说我们的等待期已经超过了六个月
如果不要求延期
就要被踢出E-Bridge的等待名单了!
老母亲只能"呵呵呵"
继续去上我们不需要等待的私立了
但是现在,新加坡政府
又要帮大家解决生活困难
给幼儿园扩容啦~~~
2023年之前幼儿园再增加1万学额
3月10日,新加坡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宣布,计划在2023年之前再增加约1万学额,这些新名额主要集中在年轻家庭较多的住宅区。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同时指出过去10年,本地的全日制学前教育学额已经翻倍,从2012年的9万个增加到2021年底约20万个。
同时,从2023年起,政府将逐步扩大幼儿培育辅助计划(KidSTART)至全岛,涵盖24个设有社会服务中心的区,照料来自低收入家庭的6岁及以下孩子与他们的家长。
听起来政策都很棒啊
可是为啥新加坡的政府幼儿园
还是这么难排队呢?
新加坡教育部
MOE幼儿园(MK)的优势
既然政府要增加幼儿园学额,按照新加坡现在这个政策趋势,教育部MOE的直属幼儿园名额肯定也会增加,这个MOE直属幼儿园的小学优先录取名额到底怎么拿到,辣妈带你再次复习一下。
大多数MOE幼儿园(以下简称MK)都直接设置在小学内,这一点可谓是教育部对于‘幼小衔接’的最强策略。
同在一个校园的大环境下,孩子们能够更快的从学前班状态转换到校园生活,通过参加与小学联合举办的活动,跟已经就读小学的学长学姐们互动学习,能够帮助孩子更加顺利的过渡到小学一年级。
这些MK与其位置所在的小学互为【附属关系学校】,该小学的校长将会负责管理其附属MK,MK老师与小学低年级教师也将会紧密沟通,‘幼’与‘小’两方面协同合作,为衔接拓展教育形成天然的优势。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如果‘幼小衔接’仅是学习内容上的衔接,自然称不上“最强策略”,重点是,互为【附属关系学校】的MK与小学,在幼升小的入学方面享有优先权。
就读MK的孩子在报读小学时,若想选择其对应的附属关系小学,可提前在小一报名2A阶段申请入学。
这项政策对于新公民家庭来说,直接跳过了2B阶段的义工要求,可谓是一条捷径。
新加坡教育部MOE幼儿园(MK)的
入学条件
由于MK只提供小学前的K1及K2课程,教育部在2019年开始实施EYC-Early Years Centre计划,赋予了这些MK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每年12月底,在这些特选EYC托儿所就读N2的SC公民以及PR永久居民学童,将会由学校安排,按计划到合作的相应MK参观学习,逐步了解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