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今增1萬2632,十天後或累計百萬起;中國多地嚴控疫情,張文宏反對「躺平」

2022-03-13

3月12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確診1萬2632起,含本土病例1萬2520起、境外輸入112起,累計92萬9735起。死亡病例新增10起,累計1139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預計3月21日前後達到100萬起

二、中國大陸多地抓緊抗疫

三、張文宏表示不同意「躺平」政策

四、新加坡正在研究第四針的必要性

五、財政部長:若新加坡病例持續下降,將放寬邊境防疫限制

六、衛生部長:未來2至4周內醫院依舊忙碌

七、新加坡仍有兒童ICU重症病例一人

八、昨通報13起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降至0.123%

預計3月21日前後

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達百萬起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11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1萬5345起,含本土1萬5130起、境外輸入215起,累計91萬7103起,破91萬起。

增長率連續10天維持在1.0以下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92,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92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10天維持在1.0以下。

預計3月21日前後達到100萬人確診

《新加坡眼》按本土病例增長0.92推算,不計波動,預計十天後,也就是3月21日前後,新加坡累計確診人數可能達到100萬。

衛生部指出,由於許多人是無症狀或出現極為輕微症狀,不少是通過自檢確診,原則上無須上報,部分人員主動上報統計,因此,病例數據並不反映疫情全貌,實際感染人員肯定比數據高;有專家判斷高兩三倍,也有判斷高五倍的。

到了累計確診人數100萬時,實際數據應該已遠遠超過100萬。

《新加坡眼》曾經推算過,新加坡可能在三月中旬迎來峰值和拐點,之後再用四五周的時間,新增病例逐日消退,到了四月下旬,或許能達到群體免疫。

有些讀者可能對「群體免疫」有所誤解。所謂群體免疫,並不是指從此就不會再有人患病了,而是指屆時有較少的新增病例、較少死亡,但病毒不會消失。

而且,由於個體免疫力不能維持終身,以及免疫個體比例下降 (疫苗覆蓋率下降、免疫力差的個體增加) ,因此疫病再度蔓延的機會仍然存在。

進入群體免疫狀態之後,流行病仍然存在,個體當然還會被感染,不過,不會再需要強制執行封城、封小區、全體學生居家學習等非醫學干預措施,可以維持較為正常生活和生產。

中國大陸多地抓緊抗疫

雷霆手段,菩薩心腸

在春天剛剛到來的3月,中國各地接連出現疫情。

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截至3月11日24時,中國31個省份新增確診人數588人。其中,本土病例新增476例。

在疫情出現後,中國多地政府當機立斷,對疫情發現的地點採取了果斷的封閉措施,包括禁止堂食、就地隔離、居家學習、居家辦公等。

廣東 深圳:

3月12日凌晨,深圳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寶安區、龍華區、光明區、鹽田區、龍崗區、坪山區、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連發通報,暫停所有餐飲服務單位、網吧、酒吧等非生活必需場所的營業。

廣東 廣州:

3月11日下午1點半左右,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因新發現疫情,立刻採取「臨時封閉,不進不出」的管控措施。所有館內人員都需要進行核酸檢測。

與此同時,廣州市商務局也頒布緊急通知,即日起暫停近期廣州市內所有展覽行動。

(圖片來源:網絡)

由於擔心隔離,許多在展館附近的觀眾紛紛離場:

(視頻來源:網絡)

吉林 長春:

與此同時,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也在3月11日下午發布通告稱,長春全市小區(村)、單位將實行封閉式管理,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每戶家庭每2天由1人外出採購必要生活物資。

這一措施也讓「長春按下暫停鍵」這一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網友們紛紛為吉林,乃至各個省份的人民加油:

據《新加坡眼》網友分享,長春物價飆升,讓大家「享受」到了一次新加坡的物價:

不過,評論區也有網友提出,這應該是有機白菜的價格,屬於正常價格。

3月11日上海新增本土疫情11例,當日下午4點09分,上海政府宣布自3月12日起,上海所有中小學將調整為線上教學,幼兒園、託兒所則停止幼兒入學:

一時之間刷爆朋友圈:

上海市閔行區也發出公告,加強公共餐飲行業的疫情防控,立即暫停堂吃等:

當日,許多網友在猜測上海將進行封城。經「上海發布」確認,該傳言為不屬實的消息:

除了以上三個城市,中國也有多個地區早前發布了疫情防控條規:

雲南 昆明:

甘肅 蘭州:

3月3日,《新加坡眼》曾報道中國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鳳凰衛視獨家採訪中表示,中國對待疫情的防控是以「生命至上」作為首要原則。

而這幾日中國各地政府在面對疫情來襲時,如此當機立斷、高效率的防疫工作,都再次體現出了中國對於「生命至上」的理念與堅持。

張文宏表示不同意「躺平」政策

今天,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接受看看新聞採訪時表示,自己並不同意「躺平」政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的總體抗疫策略是「積小勝成大勝」。雖然有一部分人正在居家,但大部分人其實都能維持正常的工作。如果讓疫情蔓延,可能會付出比較大的死亡代價。

不過,在他看來,目前封閉的政策在未來仍是需要突破的。

新加坡專家團著手研究第四針的必要性

昨日(3月11日),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召開記者會,探討讓公眾接種第四針疫苗的必要性。

新加坡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說,在決定是否有必要接種追加劑時,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現有的追加劑的保護作用是否下降、再次注射是否有效等。

他說,對於不同群體(兒童,老人等)是否需要追加劑,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及研究。

(圖源:pixabay)

財政部長:若新加坡病例持續下降

將放寬邊境防疫限制

在記者會上,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若新加坡確診病例持續下降,醫療體系負擔減輕,政府將放寬防疫措施,且允許國人自由出國。

(圖源:pixabay)

政府將根據簡化的五大措施進一步的放寬防疫限制,例如高風險場所的額外限制等。

衛生部長:未來2至4周

醫院依舊忙碌

衛生部長王乙康也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確診病例呈下降趨勢,但醫院依舊得為慢性疾病者服務。這些患者的慢性病被冠病加劇,讓他們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上升。

(圖源:pixabay)

據統計,每100名住院病患中,25%在入院時確診冠病,其20%的病患是因其他病因入院,隨後被診斷染疫,5%是因為冠病相關病情而直接入院。若加上那些慢性病管控不佳或因冠病而慢性病惡化的病患,因冠病而入院的病患比率則高達90%到95%。

新加坡連續四天

有兒童ICU重症一人

3月11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ICU重症病房有39人,比前一天增3人。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23人 (+1) ,輸氧觀察有16人 (+2)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9人 (=) ,六旬12人 (+2) ,40歲至59歲5人 (=) ,20歲至39歲2人 (+1) ,0歲至11歲病患1人 (=) 。

自3月8日以來,ICU重症病房已連續四天有12歲以下兒童重症病例在治。

截至3月11日,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71人為重症;未接種疫苗的,2.14人為重症;後者為前者的3.01倍。

昨天通報13起新增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為40歲至59歲中年人

未接種疫苗的死亡率為4.45倍

衛生部昨晚通報13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129起。

13起死亡病例當中,11起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4起病逝於3月11日,5起病逝於10日,9日、6日各有1起。

1起為六旬年長者,病逝於3月9日;1起為40歲至59歲中年人,病逝於10日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截至3月11日,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11人死亡;未接種疫苗的,0.49人死亡;後者為前者的4.45倍。

總體病死率降至0.123%

本波病死率升至0.047%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11日,新加坡一共出現91萬7103起確診病例,其中1129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24%降至0.123%。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只是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046%升至0.047%。

普通輸氧病例降至170人

出現0歲至11歲兒童一人

普通輸氧病人有170人,比前一天少18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28人 (-14) ,六旬26人 (-2) ,40歲至59歲12人 (-2) ,20歲至39歲3人 (=) ,12歲至19歲0人 (-1) ,新增0歲至11歲兒童一人。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1187人

未滿12歲兒童占4.7%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1187人,比前一天少39人。年齡分布如下:

醫療資源占用率上升

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儘管沒有出現擠兌跡象,但占用率上升,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醫院門診和診所也面對排長龍壓力,大部分為輕症患者。

ICU病房占用率自一月中旬以來逐漸上升,ICU重症病房有350個床位,目前的占用率為11.1%,仍處低位。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PCR核酸13%、ART抗原87%

在昨天的1萬5345起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1991人 (13%) ,ART抗原檢測陽性1萬3354人 (87%) 。具體細分如下:

新加坡是少數把ART陽性也計入確診統計的國家。大部分國家即便推出ART抗原自測,只將它作為補充,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依據。

昨增客工宿舍25起

本地社區1萬5105起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本地社區1萬5105起,客工宿舍25起。

在過去28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9.7%為無症狀或輕症,0.2%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04%曾為/現為ICU重症 (輸氧觀察+病危插管) ,0.04%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截至3月9日,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人口比例為92%,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為91%,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為69%。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5歲及以上的健康人口) 當中,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比例為95%。

新增本土病例兒童占12%

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境外輸入病例215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215起。

新加坡目前已開通30個國家和地區的「接種旅客通道」VTL,可入境免隔離;3月16日將開通希臘和越南VTL,並擴大馬來西亞、印尼、印度VTL對點城市。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病患降至5萬5261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98人,累計2萬2979人;死亡病例新增13起,累計1129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的,昨有5萬5261起,比前一天少6095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2萬1383人,累計83萬6338人。

活躍病例5萬6657人,比前一天少6149人。

— END —

編輯:ABC、VV、PDY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
  • 【GE2025】國民團結黨:發表消費稅議題看法 呼籲去除必需用品消費稅
  • 【GE2025】【直播】《新加坡大選2025:政黨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