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的關係,新加坡一直是登革熱的高發國家。2020年,新加坡曾爆發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而數據表明,2022年,登革熱或將「捲土重來」。在防範新冠疫情的同時,小編建議大家也要注意防蚊,警惕登革熱病毒的侵襲。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通過黑斑紋屬的幾種伊蚊傳播,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後,人就有可能會感染登革熱。登革熱臨床表現一般為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眼球後疼痛,還會伴有典型性的麻疹樣皮疹。
埃及伊蚊,來源:知乎
絕大部分登革熱病毒感染只引起輕微疾病症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步恢復痊癒,一般情況下,治療一周左右就能恢復健康。
極少數情況下登革熱也能引起急性流感樣疾病,有時還會發展為可能致命的併發症,稱為重症登革熱,因血漿泄漏、積液、呼吸窘迫、嚴重出血或器官損傷導致死亡。
登革熱的臨床症狀
登革熱病毒有四種血清型,即一個人有可能感染四次登革熱。目前,沒有可供治療登革熱/重症登革熱的特效藥。及早發現與重症登革熱相關的疾病進展以及獲得適當醫療護理,可將重症登革熱的死亡率降至1%以下。
登革熱的防範
預防登革熱最好的的方式是防蚊。
迄今為止,新加坡已發現約140種蚊子,只有兩種能夠傳播登革熱病毒,即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埃及伊蚊是新加坡登革熱病毒傳播的主要元兇,白紋伊蚊可以傳播骨痛熱,但效率不及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左)與白紋伊蚊(右),來源:Wikipedia
蚊蟲滋生的重點在於死水,故而所有無遮掩的容器,以及各種人為或自然形成的積水,都有可能成為病媒蚊繁殖的載體。
新加坡環境局呼籲清理家中積水之地,不給伊蚊製造有利繁殖的條件。具體可採用勤換花瓶里的水,把家中能積水的水盆在無用時朝下蓋等措施。
伊蚊在日出前和日落後最為活躍,在這兩個時間段,大家可以儘量留在冷氣房或有良好防蚊作用的建築中,各位小夥伴也可考慮在家裝置窗紗或防蚊網以防範蚊蟲。
滅蚊五步驟 ,來源:獅城新聞
選擇防蚊劑時,需確保避蚊胺(Diethyltoluamide)含量至少達10%。特別是長時間在外,應穿上長褲或者袖衣,更應選擇DEET含量較高的產品。不過,幼童不宜使用含避蚊胺的產品。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2020年是新加坡建國以來登革熱肆虐的史上之最,2021年沉寂一年後,2022年骨痛熱症或將「捲土重來」。
若表現出上文提到的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眼球後疼痛等登革熱相關症狀,小編建議大家及早求醫。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