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加上奧密克戎冠病變種病毒帶來的不明朗局勢,正導致全球通貨膨脹和股市波動加劇。
在這種戰爭和疫情引發的經濟動盪大背景下,全球老百姓都會認為,投資黃金准沒錯,既可以保值,又能對沖通脹。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正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近期,這波投資黃金的熱潮也吹到了本地。
黃金首飾和實體黃金買不停
上周三,金價更一度達到每安士2070美元以上。然而,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與烏克蘭的談判取得進展後,金價上周五又應聲回落至1990美元。
業內人士說,本地投資者最近開始購買更多的黃金,無論是通過購買珠寶的方式,或是買金條,或者以數碼方式持有黃金。
24歲的本地大學生Travis Tan看著父母的黃金投資在過去幾十年中升值,自己也想要分一杯羹。於是,去年2月他從牛車水的一家珠寶店以約450新元的價格購買了5克黃金。即使金價繼續攀升,他至今也沒想過脫手。
他告訴《海峽時報》:
「我父母在1980年代購買黃金,當時的價格是每克20元或10元。我想如果我也長期持有,日後也會升值。」
平時已在投資交易所交易基金和股票的他認為,投資黃金,有助於分散投資風險 。
「如果接下來我繼續投資黃金,應該會選擇24K黃金的首飾,主要是我可以自己戴,又可以把它作為家傳之寶。」
她指出,由於旅行受到限制,許多客戶無法出國度假,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這些現金如今用在投資黃金、珠寶和奢侈手錶等可保值以對沖通脹的產品。
大興當(Maxi Cash)集團副總裁伍建新也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兩個月的黃金銷售量,無論是數量還是銷售額都有所增長。
他說,新的黃金首飾和奢侈鐘錶的需求一直穩定存在。
「客戶認為黃金是一種很好的對沖通脹的工具。目前的低利率環境,也使持有黃金比把錢存在銀行更具吸引力。」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手錶和珠寶是今年1月份零售額中表現最好的類別。
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數據顯示,本地消費者去年第四季度黃金需求達到3.2噸,比2020年同期增長16%,比第三季度增長50%。
黃金首飾的需求占第四季度黃金需求的2噸,而金條和金幣占1.2噸。
星展銀行的投資策略師Joanne Goh 表示,歷史證明,黃金是一種有效的通脹對沖工具,當通脹高於5%時,黃金平均每年漲幅為27%
黃金的避險特性表現與其他金融資產是呈反方向的,這使它在高波動時期能成為有效的對沖工具。烏克蘭危機正在推動通脹保值的需求,導致金價走高。
「隨著危機的惡化,或許會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的風險,屆時經濟增長緩慢、物價也會持續攀升。」
網上黃金交易量也上漲
財富和儲蓄應用程式Hugo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大衛表示,大約50%的客戶會直接通過該平台買賣黃金。用戶會持續購買黃金,也會在金價下跌時臨時購買。
他說:
「去年10月金價下跌時,是黃金交易活躍的一個月,我們看到了一陣搶購黃金的熱潮。而從去年12月到今年2月,客戶黃金購買量也上升了約30%,約65%的客戶年齡在25歲至45歲之間。」
他指出,過去三年,由於人們對加密貨幣情有獨鍾,黃金的表現有所下降。但隨著加密貨幣上漲動力和通脹上升,黃金又重新得寵。
大華銀行黃金與大宗商品交易主管柳榮輝則表示,在金價飆升至每安士1970美元後,2月24日,客戶賣出金條、金幣和金券等黃金資產的數量激增。
「這種情況在2月25日有所緩解,隨著金價回落至每安士1900美元,買家又重新入場。」
他說:「我們預計對實物黃金的需求將保持高位,因為它在危機時期仍被視為一種避險資產,最近的表現更比加密貨幣要好。」
自去年10月以來,華僑銀行允許客戶通過銀行手機應用程式購買黃金,從去年12月至今年上月,該應用程式的銷售額翻了一番。
上個月的黃金銷售額也比該應用程式的平均月銷售額高出50%以上。80%的投資者年齡在50歲以下。
華僑銀行投資策略執行董事華素梅農(Vasu Menon)指出,全球不確定性將繼續存在,黃金是一種有用的分散劑,可以讓投資者保護自己的投資組合。
他認為,隨著美國利率上升的前景,一旦當前烏克蘭危機的不確定性減弱,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金價將從當前水平回落。
不過,星展銀行的投資策略師Joanne Goh指出,如果烏克蘭危機持續下去,金價將有更多上行空間,接近世行設定的2000美元年底目標。
「在俄羅斯供應中斷的情況下,能源、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通脹可能進一步上升,而不是我們早些時候的預期,即今年第二季度通脹可能有所緩解。」
總的來說,有危就有投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