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戰事持續下去,蟻粉們接下來在新加坡吃麵條、麵包、蛋糕(小麥粉製品)的價格可能會上調。(海峽時報)
作者 張麗苹
俄烏戰事進入第三個星期,新加坡製造商與進口商已明顯感覺到戰事直接衝擊原材料價格的攀升。
戰事若持續下去,蟻粉們日後在新加坡吃到的麵條、麵包、蛋糕(小麥粉製品)以及那些烹煮過程中使用葵花籽油的食品,價格可能會上漲。
紅螞蟻在戰事首日,曾整理出戰事會對新加坡造成哪些重大影響,包括食物通膨加劇、電費持續飆漲、油價變貴和供應鏈混亂等。如今,這些影響已經真真切切衝擊到新加坡老百姓。
俄烏戰爭爆發前,我們每天過著規律一成不變的生活,很少會思考吃的用的究竟來自哪些國家。更不曾注意到,原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全球穀物和油籽的重量級生產國。
俄羅斯的小麥農田。(路透社)
穀物和油籽是各類麵粉與食用油的原材料,而麵粉又是一種多用途食材,無論是東方的麵條或是西方的麵包,都離不開各類穀物研磨而成的麵粉。
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的小麥出口,在戰事爆發前占據全球29%市場。
(海峽時報 / 紅螞蟻製圖)
ING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烏克蘭則是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國,供應量占全球玉米市場的17%。
(海峽時報 / 紅螞蟻製圖)
此外,俄羅斯和烏克蘭也是全球最大的葵花籽生產地,兩國的葵花籽油出口占了全球市場近80%。
葵花籽加工後,能榨取可用於烹飪的葵花籽油。剩下的葵花籽粕,可替代黃豆作為雞禽和肉豬的飼料。
(海峽時報 / 紅螞蟻製圖)
據《海峽時報》報道,本地進口商Centuria International原本是從烏克蘭進口小麥粉、葵花籽油、大米、大麥和麵粉。戰事爆發後,該公司與烏克蘭當地的供應商完全失去聯繫。烏克蘭港口也處於停擺狀態。
為應對局勢的突變,該公司轉向非洲和俄羅斯供應商進口上述原材料。無奈俄羅斯正受到全球經濟制裁,情況不甚明朗,當地生產商多選擇觀望,不願大量出貨。
其他進口商則告訴《海峽時報》,戰事已推高全球海運價格。以往進口各類糖、黃玉米和黃豆到新加坡,貨櫃海運價是每公噸10至20新元,接下來運費很可能會翻倍至每公噸30至40元。
戰事進入第二個星期時,美國的小麥期貨價格就衝破每蒲式耳(Bushel)12.94美元,與戰事爆發前同比漲了50%。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本地進口商預測,接下來貨櫃運費很可能會翻倍至每公噸30至40元。(路透社)
本地分銷麵條、玉米油和穀類的進口商FoodXervices透露,所有與小麥粉有關的食品,例如義大利麵條的價格,已經上漲了15%。
位於兀蘭的麵條製造商隆原食品製造私人有限公司也面臨同樣問題。公司常務董事林福財說,俄烏戰事前,小麥粉價格就起了10%至20%。日前供應商又通知他們,小麥粉還會再進一步起價10%至20%。
林福財說,用來加熱麵條鍋爐的柴油價也上調了70%。塗抹在麵條上的棕油價格也越變越貴。
「自2021年9月至今,棕油價格已經上漲了30%。接下來的走勢很難預料,必須取決於戰事的情況。」
新加坡最大的麵粉供應商百齡麥(Prima Limited)至今的原材料價格還算相對穩定。它主要從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進口小麥。
百齡麥總經理楊國榮日前曾告訴《聯合早報》,集團雖沒有直接從俄羅斯和烏克蘭購買小麥,但兩國的戰事可能會對全球小麥的定價和供應造成間接影響。他們會儘量將價格波動控制在最小的幅度。
「小麥是我們許多麵粉產品的最大原材料,我們預計價格將會波動。如果小麥價格繼續上漲,我們的顧客可能會看到相應的價格調整。」
日昇麵包西菓廠。(海峽時報)
批量供應新鮮麵包給本地餐飲場所的日昇麵包西菓廠的總經理鄭修銓則告訴《海峽時報》:
「俄烏戰事爆發前,麵粉價格就已經增長15%、植物油價格漲了17%、糖的價格也漲了3.8%。主要是因為運輸費和原油價都上漲所致。」
目前他家的供應商雖未起價,但如果戰火持續,起價是遲早的事。
在到處一片起價聲中,紅螞蟻看到紐西蘭政府宣布,把燃料消費稅每升減少0.25紐西蘭元(0.23新元)為期至少三個月。當地的公共運輸票價也將從4月1日起減半,以便緩衝烏克蘭戰爭所導致的全球油價上漲的衝擊。
如果俄烏戰事持續下去,希望我國政府也能適當採取一些緩衝做法來抵消食品價格的上漲。
麵條和麵包都是老百姓天天會吃的。如果原材料供應商漲價,到了消費者這個環節,漲價幅度很可能會變得相當可觀,甚至讓低收入家庭吃不消。
丨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