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战事持续下去,蚁粉们接下来在新加坡吃面条、面包、蛋糕(小麦粉制品)的价格可能会上调。(海峡时报)
作者 张丽苹
俄乌战事进入第三个星期,新加坡制造商与进口商已明显感觉到战事直接冲击原材料价格的攀升。
战事若持续下去,蚁粉们日后在新加坡吃到的面条、面包、蛋糕(小麦粉制品)以及那些烹煮过程中使用葵花籽油的食品,价格可能会上涨。
红蚂蚁在战事首日,曾整理出战事会对新加坡造成哪些重大影响,包括食物通膨加剧、电费持续飙涨、油价变贵和供应链混乱等。如今,这些影响已经真真切切冲击到新加坡老百姓。
俄乌战争爆发前,我们每天过着规律一成不变的生活,很少会思考吃的用的究竟来自哪些国家。更不曾注意到,原来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谷物和油籽的重量级生产国。
俄罗斯的小麦农田。(路透社)
谷物和油籽是各类面粉与食用油的原材料,而面粉又是一种多用途食材,无论是东方的面条或是西方的面包,都离不开各类谷物研磨而成的面粉。
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小麦出口,在战事爆发前占据全球29%市场。
(海峡时报 / 红蚂蚁制图)
ING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乌克兰则是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国,供应量占全球玉米市场的17%。
(海峡时报 / 红蚂蚁制图)
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是全球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地,两国的葵花籽油出口占了全球市场近80%。
葵花籽加工后,能榨取可用于烹饪的葵花籽油。剩下的葵花籽粕,可替代黄豆作为鸡禽和肉猪的饲料。
(海峡时报 / 红蚂蚁制图)
据《海峡时报》报道,本地进口商Centuria International原本是从乌克兰进口小麦粉、葵花籽油、大米、大麦和面粉。战事爆发后,该公司与乌克兰当地的供应商完全失去联系。乌克兰港口也处于停摆状态。
为应对局势的突变,该公司转向非洲和俄罗斯供应商进口上述原材料。无奈俄罗斯正受到全球经济制裁,情况不甚明朗,当地生产商多选择观望,不愿大量出货。
其他进口商则告诉《海峡时报》,战事已推高全球海运价格。以往进口各类糖、黄玉米和黄豆到新加坡,货柜海运价是每公吨10至20新元,接下来运费很可能会翻倍至每公吨30至40元。
战事进入第二个星期时,美国的小麦期货价格就冲破每蒲式耳(Bushel)12.94美元,与战事爆发前同比涨了50%。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本地进口商预测,接下来货柜运费很可能会翻倍至每公吨30至40元。(路透社)
本地分销面条、玉米油和谷类的进口商FoodXervices透露,所有与小麦粉有关的食品,例如意大利面条的价格,已经上涨了15%。
位于兀兰的面条制造商隆原食品制造私人有限公司也面临同样问题。公司常务董事林福财说,俄乌战事前,小麦粉价格就起了10%至20%。日前供应商又通知他们,小麦粉还会再进一步起价10%至20%。
林福财说,用来加热面条锅炉的柴油价也上调了70%。涂抹在面条上的棕油价格也越变越贵。
“自2021年9月至今,棕油价格已经上涨了30%。接下来的走势很难预料,必须取决于战事的情况。”
新加坡最大的面粉供应商百龄麦(Prima Limited)至今的原材料价格还算相对稳定。它主要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小麦。
百龄麦总经理杨国荣日前曾告诉《联合早报》,集团虽没有直接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购买小麦,但两国的战事可能会对全球小麦的定价和供应造成间接影响。他们会尽量将价格波动控制在最小的幅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