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
3月11日,第六届陈振传基金会—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领导力提升高端论坛在新加坡举行,论坛聚焦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题,汇集新加坡和中国的高校领导、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对该主题发表观点。陈振传基金会理事会成员暨南洋理工大学荣誉校长詹道存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大学事务发展)连萧思女士分别代表基金会和南大在上午的开幕式上致辞。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院士认为北京工业大学承担着“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任务,他介绍了北工大优化学科方向、专业布局,更加契合国家和北京战略需求的经验。山东大学韩圣浩副校长认为高校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人才培养是高校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重要贡献方式。山东大学通过多边或双边合作机制展开国际合作,在基础设施、卫生健康、新能源和工业生态等多领域培养国际化人才。电子科技大学副书记靳敏教授是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的校友,曾在2014年带团来学院参加留学基金委组织的研修项目。她介绍了电子科大如何利用“数智创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依托学校电子信息的特色与优势搭建“数智”平台,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技术支撑,开发在线服务、在线考试和学习平台。自主研发的信息化平台已经服务各类学生近80万人,实现线上考试,千人千卷,线上答疑,实时监控等功能。西北工业大学杨益新副校长从优化招生工作、深化本科大类培养、打造一流教育教学资源、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交流,对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拓展国际化培养渠道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享。
新加坡的两位企业家参与上午的论坛。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昌介绍天津生态城迈向低碳智慧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理念,让观众深入了解这座由新中双方共同努力全新打造的生态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新加坡制造商总会前会长符标雄分享了行业协会如何在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国际化人才中扮演的积极角色。
下午论坛的演讲嘉宾包括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学院公共管理硕士项目2012届校友),山东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王卫中,河南大学副校长傅声雷,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王毅以及新加坡中国商会副会长李雪民。与会嘉宾认为新加坡和中国在创新绿色发展中合作机会很多,前景广阔,在后疫情时代尤其要把握机遇,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教育需要变革和创新,必须更加重视务实有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局部性国际化”和“在地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可以作为教育国际化的有力补充。
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长刘宏教授表示,2022年是学院发展30周年,经历数个转型的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面临新挑战。学院今年的在校生人数再创新高,超过500人,六个硕士项目分别以英文和中文授课,在传统而深厚的中国资源优势基础上推动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连续六年举办的高端论坛得到了中国高校教育同行的大力支持,不但分享观点,交流经验,也促进了彼此间了解,为进一步合作搭建桥梁。很多大学或学院的校友也参与论坛,与母校和学院紧密联系,非常高兴看到很多校友都在重要的岗位中担负新的使命,推动新加坡和中国的教育交流。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高级领导力提升高端论坛是由陈振传基金会支持,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主办的年度盛会,今年是第六届。过去五年成功举办的五届论坛中,来自60多所高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百余位演讲者参与了新加坡主场进行的论坛,部分参与者还通过新中马三地大学的交流与考察,在探寻大学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高校合作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的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吸引了200多位观众在线上观看论坛,大多是高校的中高级管理者、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也包括政策研究和制定者。为期一天的论坛于下午落下帷幕。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