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理財要一定要趁早!一組數據對比,讓你一目了然

2022-03-16

不管對個人,還是家庭而言,僅靠工資的固定收入,是很難支撐接下來長期的財務支出的,像孩子教育、未來退休養老等等,哪怕是存在銀行里的錢,多數時候,都抵不過通貨膨脹,基本上,還是需要通過理財的方式,來獲得額外的被動收入。

道理是這個道理,當真的去做的時候,很多人還是遲遲不付諸行動。這種現象很普遍,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很多人覺得理財,是要攢夠一定數量,才適合去做;二是,對理財有顧慮,覺得前期一直在投入,短期內看不到回報,心裡沒底。

然而,只要當看到或聽說,身邊有人理財做得不錯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應該早些行動,並有一種少賺「幾個億」的失落感。少賺幾個億,倒不至於,不過想要獲得與別人一樣的收益,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關於理財,一個重要原則是,儘量要趁早,之前我聊過,理財不一定需要累積到一定數額才能做,小投入一樣可以做理財,對於工作族來說,只需要從薪水中拿出一部分即可,堅持長期定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弱化風險,最後還能有一個不錯的收益。

我做了兩組圖表,關於提早定投與推遲定投的對比,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在表格中,John和Mary同齡,John從19歲開始,每年定投2000新幣,連續投入7年,26歲時中止投入;Mary比John晚7年做定投,即從26歲開始,每月同樣定投2000新幣。看一下兩人65歲時的累積收益,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同樣是獲得40萬新幣的收益,Mary做了31年定投,而John僅僅定投了7年。

通過上面的數據對比,就一目了然了。理財,時間節點很關鍵,越早,付出的成本就越低。其實,不僅僅是理財,像醫療險、人壽險和重疾險等保險產品的配置,也是同樣的道理。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