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角色走出傳統 家庭主婦主夫也該由配偶發月薪和公積金?

2022-03-16

這可是一個更倡議女權的時代,處處彰顯了文明社會裡應有的平等公正。

以前聽聞某個爸爸辭工待在家中帶孩子,總會禁不住敬佩他的與眾不同和勇敢,能夠承受無薪無假期無「社會地位」的非傳統待遇。

隨著社會變遷,兩性角色走出傳統,全職爸爸不再是稀有品種,平等教育機會讓更多女性成為家庭主要經濟支柱。

《聯合早報》日前報道了一份調查結果,就反映出大家對全職照顧家庭者的觀念改變。

(聯合早報)兩百多名自願參與網絡調查者當中,88%認為全職照顧家庭者應獲得金錢報酬,78%認為應立法強制配偶每月轉移部分公積金存款給沒工作的另一半。

除了轉移公積金,其他肯定居家一方貢獻的形式還包括提高受薪者的配偶稅務回扣、讓沒工作的主婦或主夫領取配偶的月薪等。

支持的人,覺得是讓犧牲自己奉獻家庭的人,物質上獲得報酬,心理上得到補償,即使將來婚姻破裂,沒收入的一方還有些公積金存款。

反對的,有的擔心離婚後如何索迴轉移的公積金(就不知道離職後僱主能不能追討回過去發的薪水),有的認為會助長更多配偶選擇在家而降低全國生產力(但可以提高全國生育率啊!)。

為女性爭取更平等的家庭、就業以至社會地位,算是老生常談。諸如國際婦女節、婦女憲章等,不忘肯定各層面女性貢獻,同時保護弱勢女性。

(聯合早報)儘管越來越多女性進入職場,但當家庭需要其中一人犧牲事業及個人收入來全職照顧時,女性往往是優先選擇,尤其是在孩子嗷嗷待哺的階段。

不少女性當了多年全職主婦再重返職場,即便順利就業,薪酬也不如他人。

多年來,政府鼓勵丈夫自願為沒工作的妻子填補或轉移公積金,然而真正做到的並不多。

通過律法途徑規定配偶分享部分公積金所得,固然讓家庭主婦獲得最底線的經濟保障,某個程度上肯定她們的無形貢獻。

但如果只是抱著「給你一點報酬讓你感恩」,觀念上卻不認同家庭主婦的辛勞和社會地位,這一點物質付出可能引發更多家庭紛爭。

新加坡一家四口到公園呼吸新鮮空氣。(聯合早報)此外,分配多少才算公平,往往與每對夫妻對金錢的價值觀、對照顧家庭者的重視及配偶的認同息息相關。

強制規定下,一些家庭主婦說不定被迫兼職賺些小錢,好讓丈夫避開公積金被瓜分的情況,或是拿了丈夫一點小錢,就得負責更多家庭開銷。

當我們談著要讓以女性為多的全職家庭照顧者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分享外出工作者的一杯羹時,出發點究竟是為了家庭主婦著想,還是擔心日後得負擔她們的醫藥費及養老費,本質上存在著觀念的差異。

保障晚年財務充足本來就是人人應做的,問題是誰的準備條件更理想。

外出工作的一方規劃退休財務狀況和安排醫藥保險時,如果也把沒收入的配偶同等考慮在內,那麼,轉移公積金或分享收入只是手段之一。

新加坡公積金標誌。(聯合早報)此外,教導家庭主婦進行正確的投資,比起把丈夫給的錢存在銀行定期儲蓄戶頭裡,更符合生財之道。

 在考慮立法規定分享公積金之外,或者更應鼓勵甚至立法規定夫妻接受婚前輔導,正視組建家庭的本質意義和涉及的財務安排。

這社會本來就存在著許多差異化的對待。如何對待差異化的本質,思考各種現存和未來可能出現的社會現象,討論各種具體方案,才是對被差異對待者的公平待遇。

說歸說,做歸做,希望這不是曇花一現,侃侃而言後的不了了之。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朝野競選攻防戰激烈 新帳舊帳一起算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