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由新加坡吾庐俱乐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孙子兵法》及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系列文化讲座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开讲。
系列讲座由知名媒体人、CCTV《国家宝藏》栏目《孙子兵法》守护人韩胜宝先生主讲。近年来,韩胜宝先生一直从事《孙子兵法》的研究与传播。自2011年起,韩胜宝启动了“孙子兵法全球行”采访活动,沿着《孙子兵法》传播的轨迹,到访77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多个城市,全方位、多视角传播《孙子兵法》,出版了《孙子兵法》研究著作16部。
本系列讲座的首讲题目是纵横世界的《孙子兵法》,来自新加坡各界嘉宾和观众90余人参加了讲座。按照新加坡防疫要求,入场观众全程佩戴口罩,出示完成疫苗接种绿码。
讲座片花
新加坡著名企业家、拿督傅宝联先生(左一),文化中心主任肖江华(左二),新加坡前政务部长、前国会议员曾士生(左三),吾庐俱乐部副主席张东孝(左四)
吾庐俱乐部副主席张东孝致答谢辞
张东孝代表吾庐俱乐部发表答谢辞。他说,《孙子兵法》是具有2500年历史的世界第一兵书,博大精深。韩胜宝先生的讲座不但跨越古今,也贯穿东方与西方。他对《孙子兵法》的深入研究和生动讲解,让我们获得美好的视听享受,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他说,吾庐俱乐部自2016年推出了“吾庐文化讲座系列”,致力于文化弘扬,尤其是华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肯定。但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大型现场讲座都难以进行。这次,因为有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的鼎力支持,我们才能在这里共同沐浴文化,聆听古今。
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李红琼致辞
李红琼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是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于2015年正式开放运营。文化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既是中国的也是新加坡的这个宗旨,积极致力于中新两国的文化、人文交流。今天,我们在此举办系列文化讲座,就是履行这一宗旨。
李红琼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文献典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数量之庞大,我们常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来形容。我们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大量文献典籍的著述、学习、传承一直延绵不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智慧接力的重要载体。在这些大量的文献典籍中,其中有一些被后人称作文化经典。”她说“所谓文化经典就是那些经过历史大浪淘沙后被留存下来的、至今仍闪耀着灿烂光芒、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精神价值的典籍,是那些不仅被本国民众所追捧,也被全世界民众所喜爱的那些典籍。从这个意义上说,诞生于公元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被誉为明清小说的扛鼎之作《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均是文化经典。” 她说:“今天我们相聚在此,让我们共同走近文化经典、分享文化经典,去感受文化经典的无穷魅力。”
主讲人韩胜宝先生演讲
韩胜宝说,根据1972年临沂银雀山出土汉墓竹简考证,《孙子兵法》诞生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全书十三篇,六千字左右,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作者孙武是春秋时期走出的中国兵法第一人,他撰写的《孙子兵法》也成为“天下第一兵书”,能同时得到这两个第一“桂冠”的,无人能出其右。
韩胜宝说,从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到现代化高科技的今天,从中国到世界,从平民到总统,都在阅读《孙子兵法》。可以说,《孙子兵法》是“中西都读,敌我均学,老少皆宜,男女都爱”的典籍,同时也是“一般人读不懂,读懂的人不一般,读懂其精髓的人更不一般,能活学活用的人非常不一般”的古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