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7萬本護照,都想出國!新加坡專家建議:入境不檢測、戶外不戴口罩、10人可聚會!

2022-03-17

今日疫情快報

新加坡3月15日

新增15851

今天3月16日截至中午12點

新增11278例, 11例死亡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昨天是星期二,新加坡病例不出意外反彈重回5位數,報15851例,但跟上周二相比又下降了不少。

連續數周波浪式下降的病例曲線,宣告新加坡這波疫情峰值已過!

(比上周二少了7000例左右:CNA)

隨著英國宣布徹底開放邊境、回到疫情前,新加坡專家似乎也達成了一致:

要繼續開邊境,很可能不用檢測了。甚至有建議戶外不戴口罩社交規模上升至10人

如果再寬放會不會更多病例捲土重來?

病例反彈這件事現在正在歐洲發生,人稱第6波!在亞洲,不久前解封的韓國新增病例飆漲至全球第一,日增40萬!讓人難以置信。

(圖源:Barrons)

新加坡權威專家談進一步開放

兩個月發了7.2萬本新護照

今天新加坡移民局公布了一組數字,2022年的前兩個月,一共發了7.2萬本護照。

遠高於去年前九個月平均每月發出1萬6800本護照的水平。

眾所周知,護照主要用於國際旅行,只能說明一件事,更多新加坡人要出國了~

這個猜測也在旅行社那裡得到驗證,有業者說今年1月至3月的生意與疫情前相比已經恢復50%,對下半年的業績很有信心。

人們既然有意願,那麼新加坡政策會不會繼續放寬呢?

防疫小組組長黃循財在上周提到,如果病例繼續下降,將會允許人們更自由地出國。

新加坡還能繼續開放嗎?昨天新加坡幾位權威專家又坐在一起討論了。

主題是《什麼時候可以進一步開放》

(圖源:海峽時報)

我們已經對新加坡的幾位專家眼熟了,他們分別是來自國大醫院、國大醫學院和國家傳染病中心的教授,每次在政策之前都會有“吹風”的消息。

在談論會上三位教授都同意,放寬措施要考慮到醫院的收治能力。

不過他們也認為,邊境可以進一步開放:

(戴爾費舍爾教授)

國大醫院的費舍爾教授指出,輸入病例只是新加坡每日病例數的一小部分。

目前旅行所需的檢測 "昂貴不便,使旅行者望而卻步",他認為放鬆對新加坡的旅行將為每個人創造生計,從巴士經營者到咖啡館老闆。

"當你權衡放寬旅行的社會和經濟利益時,它是有價值的。”

(張教授)

國大醫學院的張教授說,新加坡需要保持其作為航空樞紐的戰略優,並應允許任何接種疫苗的人進入,而不是依賴接種疫苗的旅行通道(VTLs)。

此處他提到幾個國家

泰國從2月1日開始向接種疫苗的人免隔離開放邊境;菲律賓從2月10日起,大利亞從2月21日起,馬來西亞將從4月1日開始這樣做。

(梁教授)

梁教授則相對保守表示,即使旅行措施放寬了,也需要對全球和本地情況進行監測。

那麼他們幾個到底建議什麼樣的放寬措施呢?

“現在是時候取消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測試,甚至取消已接種疫苗的旅行者進行抗原快速測試(ART)。”

(圖源: 海峽時報)

你沒看錯,專家們建議的是 完全取消入境新加坡的檢測 。

其實從昨天3月15日起,VTL和低風險國家進入新加坡的人已經不需要核酸檢測,僅在24小時內自行做快速抗原檢測即可。

如果日後連抗原檢測也不需要了,那麼基本上又向英國靠近了一步

(示意圖)

英國:邊境完全開放無需檢測

歐洲多國因BA2病例反彈

在我們昨晚熟睡的時候,英國又當了“全球第一個吃螃蟹的”,剛剛宣布取消所有限制。

不管你有沒有接種疫苗,都不需要入境檢測,徹底恢復到疫情之前~

英國現行的入境措施包括:

前往英國前需要填寫passenger locator form

未完全接種疫苗的旅客必須在出發前進行核酸檢測,填寫表格,並在抵達英國後預訂並支付PCR測試費用

而英國交通部長表示這些入境限制將於周五,也就是3月18日凌晨04:00時結束!

(圖源:英國政府網站)

3月18日之後入境英國:

入境英國的所有旅客不再需要進行任何形式的新冠病毒檢測

入境英國不再需要填寫passenger locator form

無論是否接種了新冠疫苗,所有旅客不再需要進行出發前的新冠檢測,和入境後第二天的測試等

不再要求旅客入境英國後的自我隔離(按照英國現行規定,居民在確診新冠陽性後儘可能自覺居家,但僅僅是建議,並非法規強制令)

這對想要旅行和留學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取消限制不僅意味著更自由,相關花費也變少了。

隨後南航,國航,維珍陸續宣布恢復中國和英國的直航航班

網友紛紛評論:英國人又敢當“小白鼠”為全世界做試驗了……

不過也有人說之所以能“躺平”,是因為英國經過了高疫苗接種率和高自然感染率,該國的病死率已經低於流感。

英國的情況別國不可複製。

事實上,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因為倉促開放,現在都面臨著病例回升。

BBC報道稱英國蘇格蘭正在經歷最大規模的病例激增,激增背後就是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毒株BA.2。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以上圖源:BBC)

隨著更具傳染性的BA.2迅速傳播,整個歐洲都在經歷病例大反彈。

德國感染率連續四天破紀錄,奧地利病例也達到新高,荷蘭病例則在解除幾乎所有限制後翻了一倍!

但大多數歐洲國家不願意再進行限制,因為戰爭已經導致生活成本上身,經濟不能再差了……

例如法國就在病例激增的大背景再繼續解封,周一發過解除幾乎所有限制措施,

包括不再強制民眾在學校、辦公室和商店等多數公共場所戴口罩。

美國有專家斷言,現在歐洲經歷的就是由BA.2推動的第六波疫情

(圖源:BBC)

Omicron的原始版本被稱為BA.1,但今年年初,一些國家報告說涉及BA.2亞變體的病例增加。

對大多數人來說,BA.2 Omicron也會導致比Delta更溫和的疾病,但它似乎傳播得更快。

據丹麥科學家稱,它的傳播速度可能是BA.1的1.5倍

以蘇格蘭為例,BA.2現在是蘇格蘭的主導毒株--占85%的病例,而且接種疫苗不能保證你不會再次感染,大約10%的新病例是再次感染

在病例激增的歐洲國家中,愛爾蘭、英國和荷蘭的住院人數也有所上升。同時所有國家奧密克戎BA.2變種的感染比例也在上升。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所長認為,這可能標誌著歐洲第6波感染潮的開始。

“第6波”原因將是複雜多樣的,包括早前疫苗免疫保護作用減弱、以及許多國家放寬限制所導致。

(圖源:Stat)

其實早在2020年就有專家預測過,新冠疫情必然是一波一波的,現在看來完全言中。

因為病毒會不斷地變異,新變種替代舊變種,生生不息。

韓國日增40萬

新加坡開放的可能方向

歐洲國家這麼“勇”,新加坡也在躍躍欲試想要進一步開放,

但是亞洲國家的情況總歸和歐洲不同,最大的不同可能在於人口密度,另外過去人口中的自然感染率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誰能想到,在各國普遍解封的情況下,日增全球第一的竟然是韓國

韓國單日新增40萬例!死亡人數達293!寫下疫情暴發以來新高。

連韓國媒體自己都自嘲,我們現在是“世界第一”了

(圖源:谷歌)

據全球統計網站Worldometer公布的最新數據,韓國確診數約占全球總確診病例的26.5%,超出第二名德國10萬例。

(圖源:韓國政府網站)

有篇題為《全球確診韓國占21%,政府卻讓民眾‘自己小心’》的社論稱,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韓國政府的防疫政策愈發令人費解。

韓國人口5000萬出頭,日增40萬例,專家預計可能要達到峰值了。

(示意圖)

每日幾百例的死亡,讓韓國殯葬業不堪重負,按照他們的習俗葬禮通常在逝者死後三天舉行,俗稱“三日葬”。

現在得排隊等5天以上才能輪到。

很難想像,幾個月前,韓國是和新加坡差不多的病例規模,當時兩國還宣布互通VTL旅遊通道。

現在韓國這樣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給新加坡敲響了警鐘!

我們再回到前面的專家小組會議,這幾位專家均來自醫院或者醫學院一線,他們最關心的也是怎麼平衡開放和醫療資源

(圖源:海峽時報)

張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Saw Swee Hock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說,決定放寬新加坡的新冠措施取決於醫療系統是否準備好了,因為一旦當局這樣做,感染率肯定會回升。

但他預測,大多數現行的新冠防疫措施將在今年2022年內放寬。

費舍爾教授則更加大膽,他認為可以取消戶外口罩令:

"我認為,人們的心理將從不必在外面戴口罩,以及允許10個人在家裡過生日/過聖誕節/中國新年中受益良多。"

(圖源: 海峽時報)

但他同時也提醒說,新加坡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如果今後出現新變種而導致病例激增,醫院又會開始爆滿……

椰友們,可見新加坡的專家們已經給出了一些解封的方向

入境者不必檢測

取消戶外戴口罩的規定

增加社交規模至10人

就看什麼時候開始實施了!

了解新加坡疫情最新消息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