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目前已开357个ICU重症病床,目前66个提供给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76个提供给非病危但须密切监护的病人使用;非冠病病危病人使用143个;未用病床72个。ICU病床占用率为79.8%。
当局将在下周开设另100个ICU病床。
新加坡当局早前宣布,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低于1,将考虑放宽一些防疫措施。
不过,专家告诉《亚洲新闻台》,与每周病例增长率相比,重症病患人数是更重要的指标。
(图源:陈笃生医院)
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古阿烈 (Alex Cook) 指出,若新增病例下降,有可能是因为当局简化隔离程序,以及减少密接者的追踪工作。
他认为,当局应该关注因冠病而导致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另外,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梁浩楠医生也认为,重症和需氧病例是重要指标。
昨天通报10起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无基础病病史
新加坡卫生部昨天通报10起死亡病例,年龄介于54岁至96岁,其中一人无基础病病史,该病例未接种疫苗。
这10起死亡病例,5起发生在10月26日,5起发生在27日。
死亡病例的通报之所以出现滞后现象,是因为法医需要进行尸检以确定死因。
过去几天的ICU病例变化情况如下:
上图是10月28日清晨通报,按死亡通报日期统计。
由于此图为动态调整,我们会持续动态报道。
总体病死率维持在0.189%
从2020年1月23日出现首起病例,至10月27日,新加坡一共出现18万4419起确诊病例,其中349起死亡,病死率维持在0.189%,与前一天同。
分解到社区病例层级,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33%降至0.328% (见上图) ,社区病例绝大多数在60岁以上有基础病人员。
本波疫情的总体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60%降至0.257%;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区病例至今出现312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13%降至0.309%,是本波之前社区病例病死率的33%。
本波社区病例的病死率比本波之前低,一个原因是疫苗的保护作用,另一个原因是病程未完全发展。
希望本波疫情病死率能维持在上一波的病死率以下。究竟如何发展,目前言之尚早。
《新加坡眼》盘点自8月18日以来的确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我们密切关注接下来几周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走势。
普通住院病患人数降至1327人
普通隔离病房的非输氧病例比前一天少25人,为1327人。按年龄分布如下:
传染率升至1.15
根据卫生部10月28日早餐通报,新加坡社区的冠病传染率 (七日移动平均) 从1.11升至1.15,意即每100人传播给115人,感染圈仍在扩大。
很明显,过去一周,传播率从10月18日的0.97一路回升,目前仍在挺进。
10月27日疫情回顾
暴增5324起确诊病例
现在回顾新加坡卫生部昨夜通报的疫情数据。
截至10月27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5324起,累计18万4419起,破18万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