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四度允領公積金 民眾該申請提款嗎?

2022-03-17

大馬政府日前(16日)再次宣布,允許面對經濟困難的雇員公積金(EPF)會員,特別提取1萬令吉的存款。

在大部分會員都提取公積金存款的情況下,我是否也要把握時機「分一杯羹」,先提款再打算呢?

大馬稅務專家孔令龍接受《亞視新聞東南亞》的專訪時表示,提醒民眾務必三思而後行,因為倘若今日從公積金帳戶提款1萬令吉,按照每年5%的派息增長推算,20年後,公積金戶口就相當於少了2萬6000令吉!

孔令龍表示,若在退休時,會員的公積金存款不足24萬,人們必定無法藉由公積金保障退休生活。

「根據EPF的報告,按照大馬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5歲,如果我們55歲或65歲之前退休或提取公積金儲蓄,從理論上來說,至少還需要度過20年或10年的退休歲月。」

「公積金局推算,大馬人在退休後至少需要24萬令吉維生,平均一個月只有1000令吉。」

孔令龍指出,然而目前大約48%(610萬名會員)年齡在55歲以下的公積金會員,他們的存款少於1萬令吉。因此這筆退休金每月只能提供數十令吉津貼,必然無法支撐他們的退休生活。

開放提款計劃恐流失60億投資 2020年至今,大馬政府先後批准通過i-Lestari、i-Sinar和i-Citra3項計劃,准許雇員公積金會員提取存款,總額達1010億令吉,涉及734萬名公積金會員。

那麼,政府如今再度打開公積金局的渠道,讓面臨財物困境的會員提款應急,這是否會對那些不打算提取公積金的會員造成影響?

孔令龍對此解釋,這個問題一共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政府在行管令期間,首次宣布提款計劃後,對公積金局造成的影響。

「當民眾取出部分公積金時,將會公積金局的現金流問題,但不會影響公積金局的收益。」

「公積金局仍有龐大的資金運轉及投資機制,公積金局的存款足以應付民眾的需求。」

據世界銀行評估,大馬公積金局是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之一,其表現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圖:維基百科) 他指出,以2021年為例,公積金局的總投資收入達到670億令吉,相較於2020年的637億令吉,增長了6%。

公積金局主席阿末峇德於本月2日發出的文告稱,藉由戰略資產配置(SAA)指導的投資組合多元化,它得以確保公積金局能夠承受金融衝擊,並在不可預見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

「可是,如果政府不斷開先例,人民持續無節制地提取款項,就會導致公積金局現金流不足,需要套現,進而影響未來收益。」

「此外,再次開放提款就相當於公積金局少了60億款項來進行投資。這筆資金原本可以協助公積金局持續壯大和發展,為人民提供保障。」

「讓會員提款並不會直接衝擊公積金局及其他會員。但長遠來看,無節制地「開源」計劃,註定會導致收益縮減,利息也會受到波及而減少。」

如何判斷是否該提款應急? 當人們陷入經濟困境時,我們該如何確認自身是否需要提款,以解決燃眉之急?

孔令龍鼓勵民眾,在提款前,先以三道問題梳理個人與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否繼續這筆錢:

  1. 你的公積金存款能否維持退休生活? 
  2. 你是否僅依靠公積金養老嗎? 
  3. 你提前在退休前提款的目的是什麼?
孔令龍指出,若非需支付醫療費用或育兒教育等迫切開銷,公積金會員切勿隨意領取養老金。(圖:示意圖/unsplash) 「如果你丟了飯碗,完全沒有收入來源,那麼對你而言,公積金這筆存款肯定是一場及時雨,申請提款是必要的舉動。」

「但如果你的經濟狀態還行,提款只是為了滿足購物慾或從眾心理,就應該選擇『節源開流』,不要碰自己的養老金。」

政府應從根本解決民生問題 繼大馬首相依斯邁沙比里於本月16日宣布重啟公積金提款計劃,這已經是大馬政府第四次允許民眾領取自己的退休金。

不過,孔令龍不認同政府的做法,批評政府已經乖離了公積金的成立初衷,即通過高效和可靠的方式管理儲蓄,為會員提供退休金。

「政府不可以因為政治考量而開先例,也不可以為了討好民眾而開放提款。這是不值得延續的做法。」

「唯一可行的辦法是2020年4月份提出的i-Lestari計劃,每月發放200至300令吉予會員,並要求會員簽署協議,未來將公積金繳交率從11%提升至13%,以填補提款的缺口。」

他重申,政府解決民生問題應從改善就業問題著手,而非不斷滿足民眾欲求。

「著重吸引外資,提高中小企業的盈利及員工收入,增加工作機會,進而改善EPF收入和存款,這才是長遠的解決方案。」


相关文章

  • 轎車失控直接衝進咖啡店 馬國婦女吃早餐慘被撞死
  • 【GE2025】徐順全:民主黨為三巴旺市鎮制定了發展藍圖 就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建議
  • 【GE2025】李智陞:行動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未改變 始終以居民為中心
  • 印巴連續三晚交火 巴軍殺死54名武裝分子
  • 涉持假護照入境馬國販毒 47歲獅城男新山落網
  • 柬埔寨一酒店房間遭縱火 中國籍男嫌犯被捕
  • 曼谷大樓在緬甸強震中倒塌 釀63死31人下落不明
  • 馬警搗毀偽造銀行卡團伙 逮捕42歲新加坡男子
  • 德輪胎巨頭關閉46年馬國工廠 近千員工料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