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央醫院與社會服務機構蒙福關愛合作,照料居住在直落布蘭雅的中央醫院病患。蒙福關愛的工作人員可為病患通過手機應用訂藥,若病患對藥物有疑慮,也能為病患安排與醫院的藥劑師通過視訊諮詢。(新加坡中央醫院提供)
文 / 王嬿婷
新加坡中央醫院簡化了藥物訂購服務,用戶從去年8月起無須上載藥單,並能隨時隨地通過應用獲取電子藥單,直接訂藥。改善後的應用也會顯示病患之前已訂購和目前可取的藥量,讓病患選擇補充哪些藥物和劑量。
新加坡中央醫院改善並簡化藥物訂購服務,病患可通過手機應用查看可訂購的處方藥量,並要求藥物遞送服務。
中央醫院自2018年推出藥物訂購服務並豁免運送費,主要方便病患通過HealthHub或HealthBuddy應用訂藥,並安排藥物遞送到家裡或附近的藥局等地點領取。
但病患每次訂藥,都得親自把藥單上載至應用,常出現處方丟失等問題。另外,每10名病患當中,就有兩三人會忘記自己已從處方中領取的藥量,直到剩下最後劑量,才發現可訂購的藥量不足以撐到下一次複診,等待醫生批准的新處方。
中央醫院高級首席臨床藥劑師曾潔盈受訪時解釋:「有時病患發現家裡藥物不足,就會擅自減少劑量,因而造成病情惡化,如血壓或血糖上升、痛風發作等問題。嚴重的話,還可能得住院治療。」
如今中央醫院簡化了藥物訂購服務,用戶從去年8月起無須上載藥單,並能隨時隨地通過應用獲取電子藥單,直接訂藥。改善後的應用也會顯示病患之前已訂購和目前可取的藥量,讓病患選擇補充哪些藥物和劑量。
醫院鼓勵病患提前一周訂藥,遞送時間約三四個工作日。病患也能在訂購時填寫特別指示,比如要求中文的用藥說明。
預計可惠及逾17萬名病患
藥物訂購服務每月可接到七八千個要求,新版本預計可惠及超過17萬名病患,讓他們看診後無須到中央醫院的藥房等待取藥。
中央醫院高級首席藥劑師林晶慧透露,藥物訂購服務將逐步推行到其他新保集團旗下的機構,幾家新保集團綜合診療所計劃下個月使用平台。
胡如豪(55歲,信息技術顧問)的84歲父親目前須服用約10種處方藥來控制多種慢性病。多年來,他幾乎每月都會陪父親看診或取藥。
由於胡如豪不與父母同住,他難以監控父親的用藥頻率,只能每次訂購三個月的藥量,確保父親定時用藥。
他說:「我們以前拿藥須親自到藥房等待近一個小時,如今我以看護者的身份為父親訂藥,直接送到他家。」
他希望手機應用能顯示藥物的非專業名稱,或在藥名旁顯示藥物模樣,讓用戶更易識別不同的處方藥。
針對不擅長使用科技的獨居年長者,中央醫院自三個月前和社會服務機構蒙福關愛(Montford Care)合作展開試點計劃,照料住在直落布蘭雅,靠近市中心的中央醫院病患。
蒙福關愛可識別對用藥有疑慮或須要幫助的中央醫院病患,如行動不便、獨居,或沒有手機等年長者,幫助他們通過應用訂藥,安排送到蒙福關愛。
蒙福關愛的工作人員可協助病患區分不同的藥物,若有需要,還可協助病患通過視訊或通話聯繫醫院藥劑師。中央醫院正與其他機構探討提供這項服務。
文章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