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淘沙歷史走道有三條不同主題路線供選擇,並含30處景點,沿途也設10處標識,幫助訪客了解這個島嶼。
聖淘沙島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國家文物局近日推出首個新加坡本島之外的路線,公眾可通過聖淘沙歷史走道,了解我國自19世紀以來的軍事歷史、探訪二戰時期的建築與炮台古蹟。
國家文物局與聖淘沙發展局合作,共同推出的聖淘沙歷史走道包含剛剛列入國家古蹟的西樂索炮台(Fort Siloso)在內的30處景點,並且沿途增設了10處標識,幫助訪客更好地了解聖淘沙島由軍事基地到休閒旅遊勝地的歷史轉型。
聖淘沙歷史走道有三條不同主題路線供公眾選擇,分別為:甘榜與營房、炮台,以及重溫聖淘沙昔日好時光。
國家文物局政策與社區副局長陳子宇說:「我們希望新加坡人和遊客能通過步道,踏上一段穿越時空的島嶼之旅,去發現熟悉或陌生的文化遺產和故事。」
有關聖淘沙的歷史可追溯到17世紀,這裡當時稱為絕後島(Pulau Blakang Mati)。通過遊覽甘榜與營房路線,公眾可以探索舊英軍醫院、舊軍官食堂與宿舍等建築,了解早期聖淘沙甘榜社區鮮為人知的歷史。
絕後島不僅是海人(Orang Laut)等沿海居民與原住民的家園,也基於地緣上的重要性,成了殖民勢力垂涎的戰略要地。
二戰時期,西樂索炮台等軍事防禦設施的建立,標誌著這裡成為重要的軍事活動基地。公眾可沿著炮台路線,在西樂索碼頭看到許多軍事防禦設施。
聖淘沙慶祝50周年
聖淘沙發展局助理局長馬立豪表示,聖淘沙保留了許多歷史古蹟,在慶祝聖淘沙50周年之際,歡迎國人和遊客前來重新探索這裡的歷史。
上世紀70年代後,聖淘沙經過不斷重建,已成為受人們歡迎的休閒娛樂勝地,也讓一代又一代的新加坡人築起共同回憶。公眾可到音樂噴泉、噴泉花園、輪渡碼頭等景點,重溫舊時回憶。
陳子宇透露,國家文物局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全新的兀蘭歷史走道,並且更新現有的宏茂橋歷史走道。
公眾可前往Roots.sg下載聖淘沙歷史走道的導覽地圖和手冊。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