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增10594+9|新加坡奥密克戎峰值已过;中国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2022-03-19     于晏     19765

3月18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确诊1万零594起,含本土病例1万零435起、境外输入159起,累计99万6914起,逼近百万。死亡病例新增9起,累计1191起。

本期报道包括:

一、中国卫健委: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二、首批辉瑞口服药火速运往中国抗疫一线

三、中国将生产辉瑞口服液原料药

四、专家:奥密克戎症状比流感轻

五、王乙康:奥密克戎峰值已过

六、医院和疗养院探访禁令将持续到4月3日

七、对年长者而言,辉瑞加强针效力不如莫德纳

八、新加坡昨通报新增12起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升至0.050%

新加坡增10594+9|新加坡奥密克戎峰值已过;中国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中国国家卫健委: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今天(3月18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中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北京日报》报道,王贺胜介绍了中国本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原因一:自去年年底,全球冠病疫情迎来了第四波高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上升速度快,使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疫情水平“压力差”不断增大,也导致了近期日均输入感染病例过200例。

原因二:全球目前流行的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该变异毒株传播性和隐匿性较强,难以发现。

原因三:二月下旬恰逢中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开学、工人复工等都造成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

原因四: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症状轻,流感化,便放松警惕,造成了各方面准备不足。

首批2.12万盒辉瑞口服药

火速运往中国抗疫一线

3月17日晚上10点半,2.12万盒辉瑞口服药Paxlovid 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验收后,已办理完毕所有进口通关手续,《财经网》报道,“火速运往全国抗疫一线”。

另外,据中国媒体报道,日内瓦药品专利池(Medicines PatentPool. MPP)组织宣布,已与35家药企签署协议,允许其生产辉瑞新款口服药Paxlovid成分之一奈玛特韦原料药或制剂。包括五家中国企业,分别是上海迪赛诺、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医药、九洲药业。普洛药业和九州仅生产原料药,另外三家可同时生产原料药和制剂。

蒋荣猛:奥密克戎症状较轻

3月17日,中国媒体《财经∙大健康》采访了中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主任医师蒋荣猛。

新加坡增10594+9|新加坡奥密克戎峰值已过;中国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图源:北京地坛医院)

蒋荣猛说,从2021年开始,中国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疫情大概有30多起,大多数都是德尔塔。经过后期总结,大部分本土病例都是轻症,重症比例很小。

他对比了武汉早期和目前的情况。他说,武汉疫情早期的重症率为19%。2021年发生的疫情总结下来,平均的重症率约为6%。虽然每次疫情当中,整体的病例有几百或者上千例,但大部分病人都是轻型,不需要太多治疗。

医疗资源和患者收治之间的平衡

今年两个多月时间,中国发生了30多起聚集性的疫情,蒋荣猛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医疗资源和患者收治之间的平衡。

他说,以前所有的病人、阳性感染者都要送到定点医院,大量的轻型病人住院治疗,对医疗资源的占用非常大。中国现在临床管理的分类、收治等手段和策略越来越成熟,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去发现这些潜在的重症病例,给予及时的干预来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这样就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感染者都放到医院进行隔离观察治疗。

比流感的症状还轻

蒋荣猛说,“奥密克戎不是流感,应该说越来越像感冒,比流感的症状还轻”,肺炎方面的症状很少。

他说,以吉林为例,危重症的比例相当低。确诊了8000多例患者,如果都进入医院,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太大了。假设一个1000张床的定点医院,先要改成“三区两通道”符合呼吸道传染病收治条件,这需要时间。按照定点医院医护人员配置标准,8000个病人,至少需要4000名护士。这样的话,其他如癌症、透析等病人怎么办,一定会受影响。

一般发展到重症需要5天到7天

蒋荣猛说,从病程发展来看,一般发展到重症需要5天到7天。轻型病人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在隔离场所集中隔离观察。

蒋荣猛强调,病毒一直在变异,不太可能在奥密克戎这里就画上句号。中国本次调整诊疗方案之后,并不意味着防控就放松了,只是会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精准科学高效地防控。

王乙康:奥密克戎峰值已过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Facebook发表贴文指表示,从最近的日增病例来看,本地的奥密克戎疫情显然已经达到了高峰,并开始消退,每周社区病例的增长率也已经降至0.7左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