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按摩師靠雙手培養出一對大學生兒女,15年的按摩生涯讓他的雙手拇指變形,手指的關節都長出「保護」繭。
在高烽保健中心工作的陳子皇(50歲)來自馬來西亞,15年前辭去家鄉的船廠工作,後經朋友介紹,前來新加坡工作,改行做按摩師。
作為「靠手吃飯」的行業,他指長年為顧客做足療、背部和身體按摩,讓他的雙手拇指變形,手臂和肩膀也經常酸痛。
因按摩需大量用到手關節的力道,按摩師都有不同程度的「職業病」。陳子皇透露,他每天起床都要做20分鐘的「熱身」,活動筋骨,還得經常擦油,保護好雙手。
他說,起初學藝時,手經常痛得受不了,他就用熱水敷,讓手「麻木」,直到做久了把所需關節摩起「保護」繭,才逐漸適應。
陳子皇長年為顧客按摩,雙手拇指關節變形。
作為服務行業,陳子皇透露,工作時也難免會遇到「刁難」的顧客,還不時會遭受「冷言冷語」,甚至有時被人看不起。
「平均每名顧客按摩時長約40分鐘,繁忙時,只能趁著喝口水的時間短暫休息,有時上廁所都得一路小跑。最忙時曾連續按摩5個小時,直到下午3時才能吃飯,剛吃上又來顧客,所以一頓飯會吃好幾次。」
他坦言,一路堅持下來就是為了賺錢養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也希望用這雙手,為更多人帶來健康,這其實也是一種責任。
陳子皇表示,年輕時在船廠的工作不僅賺得少,還有一定危險,因此決定出國闖蕩。
「那時我的兒女還不到10歲,全家得知我要離開時也萬分不舍,女兒一直哭,我也於心不忍」。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陳子皇每年回家探親兩次,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他都無法和家人團聚,也錯過了女兒的畢業典禮,只能通過視訊和家人「見面」。
如今他的女兒以全優成績大學畢業,兒子也即將畢業,他也為兒女感到驕傲,並感嘆自己多年的努力沒白費。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