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印度獵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風景

2022-03-20

小印度的花攤。(葉孝忠攝)

作者 葉孝忠

印度參加候麗節(Holi Festival,也稱為灑紅節、胡里節等)一直是旅行者不想錯過的旅行體驗。

就像泰國的潑水節,候麗節潑的是五顏六色的粉末,是隆重的節日,也是一場奔放的狂歡。前天(3月18日)是印度舉國歡騰的候麗節,人們互相噴灑顏料,慶祝正義戰勝邪惡,迎接春天的到來。

印度今天(18日)大事慶祝侯麗節。(法新社)

過去幾年本地也有慶祝侯麗節的活動,但也應該因為疫情緣故而暫停。要感受印度生龍活虎的顏色,也可以到小印度做個小旅行,色彩不止能取悅眼睛和手機,也能從中了解印度文化。

每次經過巴弗羅路(Buffalo Road)的花攤,都會被謝棟的手藝吸引,短短几分鐘內他就能編織好漂亮的花串。

(葉孝忠攝)

如果你聽過他用流利的淡米爾語和客人溝通時,會更驚訝,特別是淡米爾語在不少新加坡華人心中的認知只停留在我國四大官方語言之一。一些新加坡人也只會一句淡米爾語Vanakkam(小時候聽淡米爾語新聞主播時學的)。

旅行的樂趣之一,就是和形形色色的人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也能對自身所處的城市有更深入的體會。

謝棟來自安徽,15年前來到新加坡,就在小印度的商店工作至今。抵新一年後他在老闆的安排下開始學習並編織印度花環,兩年內就掌握了淡米爾語。

「每天學一點,那麼長時間了也都學會了。」

謝棟稀鬆平常的說。

在各地文化中,色彩從來不單純只是色彩,各有各的寓意。

在印度花攤上經常可見金黃色的金盞花、菊花等,而黃色在印度文化中有多重含義,代表了勝利、純潔,甚至有辟邪的作用,而染成藍色的花朵則是用來獻給毗濕奴。深受印度教信徒崇拜的毗濕奴擁有藍色的膚色,象徵了天和地。

謝棟來自安徽,15年前來到新加坡,就在小印度的商店工作至今。(視頻截圖)

鮮花在華人和印度人文化及習俗中都有一席之地。

同樣的花,在不同民族眼中則有不同的意義。被華人視為避忌的菊花,在印度教徒的慶典和宗教儀式上經常使用,它可以代表著長壽、喜悅和忠誠。

謝棟在編織一個紅色和白色的花環時說:印度人還會在葬禮上使用紅色的花。問及工作的禁忌,謝棟說:

「每天早上一定要衝涼,清洗乾淨後才能工作。」

這是編花者的必須遵守的日常儀式。 旅行最好玩的體驗之一,就是和形形色色的食物打交道,通過味蕾來感受本地越來越多元及混雜的文化。

來到小印度自然不能讓味蕾閒著。走入永遠熱鬧的竹腳熟食中心,有選擇恐懼症的人會更心煩意亂,這裡也能品嘗到不少其他地方少見的南亞美食。

Raja Bojun Sri Lankan Food售賣家常風格的斯里蘭卡美食,比如經典的黑胡椒燉雞,還有酸酸甜甜辣辣的青芒果咖喱和炒香蕉花,這家本地少見的斯里蘭卡小販美食,每天中午都會有人龍。

Raja Bojun Sri Lankan Food售賣家常風格的斯里蘭卡美食。(葉孝忠攝)

酸酸甜甜辣辣的青芒果咖喱雞。(葉孝忠攝)

小販中心裡也有不少攤位售賣Appam,這是斯里蘭卡人熱愛的早餐。

Appam類似煎餅,採用發酵的麵粉及椰漿製成,造型像碗盤,還能加蛋、或芝士或巧克力等,較為傳統的吃法是沾椰奶和棕糖。

類似薄煎餅的Appam。(葉孝忠攝)

一些攤位也有售賣一種名為Kacang Pool(直譯為豆池)的早餐美食,源自中東的豆池,是以蠶豆加入各種香料如香菜籽、茴香的燉煮而成,上桌前添上青辣椒、洋蔥和煎雞蛋等,並搭配烤麵包,讓你沾著豆池吃。

印度煎餅種類繁多,不只有Roti Prata。

位於實龍崗路168號,一家老咖啡店裡的Azmi,已經在同樣的地方營業了超過60年。食客為了傳統手工製作的Chapati慕名而來。客人點單後才開始搓揉麵糰和煎煮,確保了煎餅剛出爐的完美口感。

傳統手工製作的Chapati。(葉孝忠攝)

這種以未發酵的小麥粉和清水製作的煎餅,聽起來十分單調,但當它和同樣是店裡招牌菜卻重口味的Mutton Keema(絞羊肉豌豆咖喱)搭配時,誰也搶不了誰的風頭,並且完善了對方。

3月底至6月正是阿芳索芒果(Alfonso)飄香的季節,小印度的水果攤也已經開始擺上這金黃色的名種芒果。

芒果是印度的國果,也被視為好運及繁榮的象徵,因此印度人家庭會在家門前掛芒果葉,而產自孟買附近的阿方索更被視為芒果界的「貓山王」,可以考慮買些嘗嘗,感受一下為什麼谷歌搜索「World best mango」,出現的第一結果會是Alfonso。

阿芳索芒果。(葉孝忠攝)

旅行的樂趣之一,就是隨便亂走,遇見意外的風景。

小印度是我國歷史保留區中最自然,也算是較為原汁原味的,因此總能遇見不少未經修飾的風景。

小印度有約900棟保留建築。除了店屋、印度廟之外,還有不少的教堂、回教堂和華人寺廟等,體現了新加坡任何角落都能輕易感受到的多元文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竹腳巴剎外也新增了看板,介紹了小印度的歷史及各種精彩的建築,如造型典雅的Kampong Kapor Methodist Church和混搭印度莫臥兒和歐式風格的King Of Glory Church,它們較少受到關注, 但仔細看也能發現這些建築的獨特之美。

混搭印度莫臥兒和歐式風格的King Of Glory Church。(葉孝忠攝)

隨便亂逛的時候,看見有趣的事物,總會問問店家漲漲知識,也能進一步了解印度文化。在售賣宗教用品的小店就大驚小怪地發現罐裝牛尿和一塊塊的牛糞。

牛糞。(葉孝忠攝)

牛尿。(葉孝忠攝)

但攤主卻淡然地解釋說:

牛在印度文化中是神聖的,牛尿和牛糞都是在進行宗教儀式的所使用的用品,用來驅邪避凶。

在店屋的牆上和後巷裡,也有各種故事可說。

小印度處處都有壁畫。(葉孝忠攝)

除了各種色彩斑斕的壁畫之外,還發現一些店屋後門依舊保留了用來處理夜香的埠設計,這樣古早的設計細節大多都在翻新中被消滅了。

紅色滅火器下方,是早期用來處理夜香的埠。(葉孝忠攝)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