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2022-03-20     缘分     29237

一些摊位也有售卖一种名为Kacang Pool(直译为豆池)的早餐美食,源自中东的豆池,是以蚕豆加入各种香料如香菜籽、茴香的炖煮而成,上桌前添上青辣椒、洋葱和煎鸡蛋等,并搭配烤面包,让你沾著豆池吃。

印度煎饼种类繁多,不只有Roti Prata。

位于实龙岗路168号,一家老咖啡店里的Azmi,已经在同样的地方营业了超过60年。食客为了传统手工制作的Chapati慕名而来。客人点单后才开始搓揉面团和煎煮,确保了煎饼刚出炉的完美口感。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传统手工制作的Chapati。(叶孝忠摄)

这种以未发酵的小麦粉和清水制作的煎饼,听起来十分单调,但当它和同样是店里招牌菜却重口味的Mutton Keema(绞羊肉豌豆咖喱)搭配时,谁也抢不了谁的风头,并且完善了对方。

3月底至6月正是阿芳索芒果(Alfonso)飘香的季节,小印度的水果摊也已经开始摆上这金黄色的名种芒果。

芒果是印度的国果,也被视为好运及繁荣的象征,因此印度人家庭会在家门前挂芒果叶,而产自孟买附近的阿方索更被视为芒果界的“猫山王”,可以考虑买些尝尝,感受一下为什么谷歌搜索“World best mango”,出现的第一结果会是Alfonso。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阿芳索芒果。(叶孝忠摄)

旅行的乐趣之一,就是随便乱走,遇见意外的风景。

小印度是我国历史保留区中最自然,也算是较为原汁原味的,因此总能遇见不少未经修饰的风景。

小印度有约900栋保留建筑。除了店屋、印度庙之外,还有不少的教堂、回教堂和华人寺庙等,体现了新加坡任何角落都能轻易感受到的多元文化。

竹脚巴刹外也新增了看板,介绍了小印度的历史及各种精彩的建筑,如造型典雅的Kampong Kapor Methodist Church和混搭印度莫卧儿和欧式风格的King Of Glory Church,它们较少受到关注, 但仔细看也能发现这些建筑的独特之美。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混搭印度莫卧儿和欧式风格的King Of Glory Church。(叶孝忠摄)

随便乱逛的时候,看见有趣的事物,总会问问店家涨涨知识,也能进一步了解印度文化。在售卖宗教用品的小店就大惊小怪地发现罐装牛尿和一块块的牛粪。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牛粪。(叶孝忠摄)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牛尿。(叶孝忠摄)

但摊主却淡然地解释说:

牛在印度文化中是神圣的,牛尿和牛粪都是在进行宗教仪式的所使用的用品,用来驱邪避凶。

在店屋的墙上和后巷里,也有各种故事可说。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小印度处处都有壁画。(叶孝忠摄)

除了各种色彩斑斓的壁画之外,还发现一些店屋后门依旧保留了用来处理夜香的埠设计,这样古早的设计细节大多都在翻新中被消灭了。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红色灭火器下方,是早期用来处理夜香的埠。(叶孝忠摄)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