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因为她是回教徒,而不愿意坐在提供猪肉的餐厅里头?
红蚂蚁的小伙伴几周前曾在一家中餐馆遇到一家15口,分三桌用餐。
其中,照顾家中阿公的女佣和孙辈们坐在同一桌,但可以明显看出她如坐针毡,极度不自在,既无法和孙辈们交流,菜肴似乎也不合她胃口。
假若下次她主动要求在餐厅外等候雇主一家人吃饱,是否又会变成网络世界另一起“看图说故事”的案例?
年轻人在公共运输上不让座也是经常在社交平台出现的题材。相关画面或会引来键盘侠、酸民、正义魔人倾巢而出,大骂年轻人不懂得敬老尊贤。
但若该名年轻人是因患有隐疾,而不得不坐在优先座,那些排山倒海去脉络的指责,对他又是否公平?
滥用网络进行爆料,也有可能导致“点错相”乃至网络霸凌的事情发生。
在宾利硬闯校园事件中,本地汽车出入口商协会会长梁添丁就遭受池鱼之殃,一些网民指称他就是该名开着宾利豪车的司机。
梁添丁事后强调针对他的指控毫无根据并报警,但对其个人声誉的伤害却已铸成。
网络霸凌对个人造成的伤害不可小觑。(互联网)
拍摄前先问问自己这么做是否恰当
随着摄影器材的平民化,人手一架的智能手机大多配有摄影功能,透过拍摄揭发社会事件的趋势已不可逆。
如何拿捏是否拍摄,抑或挺身相救的尺度,将成为现代人的一门重要功课。
或许下次拿出手机拍摄前,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是不是因为,若直接和肇事者对峙,将存在巨大风险?
是不是为了搜集证据,以让肇事者无法逍遥法外?
是否只是为了在网络平台上羞辱他人?
是否纯粹出于打卡心态,想让家人朋友知道自己就在“案发现场”?
然后判断,自己的拍摄究竟是给社会和公众带来更大利益还是伤害。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