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全球通貨膨脹的影響,本地的電費,食材和人工都在持續上漲,這也相應的影響了其他方面的物價上漲,比如說本地的食閣。
電費、食材、人工等近期持續上漲,本地一些雞鴨飯攤業者深思熟慮後計劃調整價格以維持經營。
食材和打包盒成本漲3成
以本地知名的天天海南雞飯為例,這家連鎖雞飯公搜在全島有四個攤位,但是在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影響下導致物價上升。
受疫情影響,食客也有所減少,原本對生意貢獻較大的外國遊客也沒有了,這些都給生意帶來嚴峻的挑戰,攤主表示這是自1986年開始經營雞飯至今,首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食材和打包盒等價格都在上漲,整體成本上升30%。本地的供應商也是慢慢加價的,不是一次性漲價的。每次都上漲很少一部分,但是累積增長後價格就上去了。
目前,天天雞飯公司還沒有裁員和調整價格,但已經做好了在近期漲價的打算。
「目前的情況基本上很難,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來維持,已經熬了一年半了。」
攤主無奈的說到。
電費翻倍
同樣在本地有四個攤位的鴨皇售賣雞飯、鴨飯和燒臘等,一般來說最便宜的雞飯售價兩塊半、鴨飯售價三塊半。創辦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比起租金、食材和人力,最近電費的漲勢最誇張,比之前至少貴了一倍,卻沒有辦法省電。
這跟檔口的經營模式有關,煮麵是需要是用電的,從早上開檔到晚上也不能關掉。如果關掉,食客點菜後就要等很久,會影響生意。
不過,店家暫時也沒有漲價的打算。因為這些檔口都是做街坊生意,而且很多熟客都是有年紀沒有做工的老人家,漲價的話會失去一部分顧客。
不漲反降
據記者觀察,儘管業者普遍感受到成本調漲壓力,但多數攤販仍對漲價持觀望態度,有些甚至還能為低收入群體降價,助他們度過難關。
「OK雞飯近日宣布,低收入者在3月15日至30日的非繁忙時段,即下午2點至4點和晚上8點至9點,可以前往全島七個攤位以兩元的價格購買原價三塊半的雞飯。食客需要出示自己的社保援助計劃(CHAS)藍卡或橙卡,一次最多買兩份,可以堂食或打包。」
OK雞飯老闆表示,他們也對物價上漲感同身受。「油漲價,蛋漲價,雞漲價,所有的價格都漲瘋了。如果成本再漲下去,我們會考慮調整價格,但我們會努力嘗試維持原價。」
政府提供津貼
去年和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都有對本地餐飲業者的補貼。
巴剎、小販中心、咖啡店、食閣和食堂營業的業者和攤主,每雇用一名有繳交公積金的本地員工,將可獲得1000元的小商家復甦津貼(Small Business Recovery Grant),頂限為1萬元。
沒有聘請本地員工的業者和攤主,若本身為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也將獲得1000元津貼。符合資格者將從6月起接獲通知。
很多業者表示,政府的這個津貼助益相當大,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不過問題最後還是要商家自己去面對。畢竟開源節流才是最根本的方式。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