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陳子謙導演的不少電影對白極簡,2005年的《4:30》刻畫一名小學生在千篇一律生活中為了打發孤獨,凌晨4時30分愛去韓國籍房客的房中窺探。
電影對白很少,孤獨的聲音卻很響。陳子謙去年競賽釜山影展的《24》刻畫意外身亡的電影錄音師(鍾文樂飾),跨越24個不同場景與地方,超越時間、空間、電影和生活的旅程,對白也極少。
陳子謙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坦承:「幾乎無台詞,只有兩段有對白。執導時很具挑戰,導演要非常清楚戲要講什麼,無台詞但演員有肢體語言,節奏拿捏要自然,很考驗功力。」
本地導演陳子謙認為拍無對白電影很考導演和演員功力。
他說拍攝無台詞電影,一定要有劇本,開拍前要有工作坊,「通常會找很好的演員或者是多次合作過的。」他認為電影與舞台劇不同,電影演員要「收」,然而在無對白電影的表演得在「收」過程要會「放」,「是很吵的靜。」
他說拍攝少對白電影會上癮:「就像與陌生人在電梯里會互望,有尷尬的感覺。是人生的對白。」他接下來將繼續創作少對白電影。
《24》幾乎是一部無對白的電影。(泉電影提供)
多部無對白電影皆經典之作
每個國家與地方都有無對白或少對白電影,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是一對聾啞戀人學習衝浪的故事。《悲情城市》的梁朝偉是啞巴。
蔡明亮好多片是靜靜和慢慢的,講述都市男女情慾的《天邊一朵雲》將對白的精少推向極致,全片只有一句主要對白,即陳湘琪問李康生還賣表嗎。蔡明亮的紀錄片《行者》也是無台詞。
蔡明亮執導的《天邊一朵雲》考驗男主角李康生的肢體表演。(劇照)
俄羅斯大導Alexander Sokurov(亞歷山大蘇古諾夫)的《母與子》(Mother & Son)講述兒子伴著病母度過生命中最後一天,兒子以奶瓶喂母親,抱母去散步,在只有風聲、樹聲、蟲鳴聲的林間讀著泛黃的書信,純凈而含蓄。
老薑Robert Redford(羅拔烈福)在《一切盡失》(All Is Lost)的帆船與漂浮海上的貨櫃箱相撞,他在茫茫大海得想辦法求生。《浩劫重生》(Cast Away)流落荒島的Tom Hanks(湯姆漢克斯)與大自然拼搏,台詞基本上是在稱呼他的「夥伴」威爾森(排球)。
圖、文:聯合早報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