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7859起確診病例,含本土病例7733起、境外輸入126起,累計101萬5017起。死亡病例新增4起,累計1198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酒吧街、海灘、BBQ等室外場所人滿為患
二、明天起恢復學校大型活動、取消醫療人員定期檢測要求
三、中國推進mRNA疫苗臨床前研究工作
四、張伯禮:吉林疫情將在下個月穩定下來
五、Deltacron的致病性傳染性還待研究
六、新加坡昨通報3起死亡病例,其中一人是40-59歲中年人
七、ICU病危插管降至18人,78%已接種加強針
新加坡酒吧街、海灘、BBQ等
室外場所人滿為患
新加坡上周放寬聚會限制,加上越來越多人已感染並康復,酒吧街、海灘、BBQ等室外活動場所幾乎人滿為患。
新加坡開始玩了
到酒吧街的。
到海邊的。
去滑浪的(圖源:小飛俠)
有各種玩的,比如到遊樂場的。
各種玩的,打沙灘排球的。
騎車的。
BBQ了
BBQ了!
新加坡兩年前執行代號為「CB斷路器」的病毒阻斷措施時,禁止室外BBQ。這兩天解封了,允許BBQ了,趕緊約起來!
BBQ了,弟兄們啤酒喝起來。幾個在新加坡工作的越南朋友在東海岸輕鬆過周末。
光在本地玩還不夠,還有去杜拜度假的(圖源:羅老師)。
去瑞士滑雪的(圖源:Terry The Ride Side)
去泰國潛水的(圖源:AR.ZIN獅城斜槓)
明天起恢復千人以內學校大型活動
取消醫療前線人員定期檢測要求
隨著防疫常態化,從明天 (3月21日) 起,新加坡進一步放寬限制措施,具體如下:
一、學校大型活動人數限制提高至1000人以內;如果超過1000人,則以活動場地的50%容量為限
二、恢復舉辦校際運動會
三、團體運動如足球、橄欖球以30人為限,包括教練和裁判
四、補習中心和興趣班可以跨中心調派教職員,例如,AAA補習學校可以調派X中心的教師到Y中心
五、前線醫療人員不再強制進行每兩周一次的定期檢測
中國推進mRNA疫苗臨床前研究工作
3月19日下午,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通報的其中一個事項是:中國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疫苗研發取得了積極進展,包括:
一、滅活疫苗:奧密克戎單價、德爾塔+奧密克戎兩價、原型株+德爾塔+奧密克戎三價疫苗研發工作已基本完成了臨床前研究,並且已經進行了生產驗證。
二、重組蛋白疫苗阿爾法+貝塔+德爾塔+奧密克戎四價疫苗的研發正在申請境外的臨床試驗
三、腺病毒載體疫苗株優化製備正在開展臨床前的研究
四、正在積極推進mRNA疫苗臨床前的一些研究工作
張伯禮:吉林疫情將在下個月穩定下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人民日報》視頻採訪時提出,吉林本輪疫情的傳播速度快是因為奧密克戎毒株在變異後傳染性變得更強,隱匿性比較強,無症狀感染者多,所以一旦確診發現,可能周邊的密接者都已經是陽性的了。
除此之外,找出毒株的溯源和傳染途徑也較為困難。因此導致了爆發感染人數的激增。
不過,張伯禮認為,在邁入4月中旬之後,吉林的疫情將會相對平穩,但不一定能絕對清零。
另外,吉林將從明天開始實施全域靜態管理。
Deltacron的致病性傳染性還待研究
在昨天的中國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世衛組織已經證實了Deltacron這一新毒株的出現,這個新毒株是在病人同時感染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病毒後,兩組毒株重組成的一個新毒株。
這種新型毒株主要出現在歐洲的幾個國家,且病例數只有幾十例,數據有限。因此在流行病學或臨床表現上來看,還未觀察到有與德爾塔和奧密克戎不同的明顯變化。
但是由於新毒株出現的時間較短,病例數過少,它的致病性、傳染性以及對疫苗的抵抗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才能下定論。
新加坡3月19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19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1萬零244起,含本土1萬零102起、境外輸入142起,累計100萬7158起,破百萬大關。
在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2241人 (22%) ,ART抗原檢測陽性8003人 (78%) 。
新加坡把ART抗原自測陽性計入確診統計,香港特區也是;中國大陸不把抗原檢測陽性列為確診,但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依據。不同地方對「確診」的定義和方式不一。
增長率連續18天維持在1.0以下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70,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起,現階段則出現7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18天維持在1.0以下。
昨天各級病例和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在過去28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9.7%為無症狀或輕症,0.2%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04%曾為/現為ICU重症 (輸氧觀察+病危插管) ,0.05%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昨天通報3起新增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為40歲至59歲中年人
衛生部昨晚通報3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194起。
在3起新增死亡病例當中,2人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分別病逝於3月19日、18日;1人為40歲至59歲中年人,病逝於19日。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3月18日按七天移動平均,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11人死亡;未接種疫苗的,0.2人死亡;後者為前者的1.8倍。
總體病死率0.119%
本波病死率0.050%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19日,新加坡一共出現100萬7158起確診病例,其中1194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119%,與前一天同。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0%,與前一天同。
ICU重症降至27人
3月19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ICU重症病房有27人,比前一天少3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2人 (-1) ,六旬7人 (-1) ,40歲至59歲7人 (-1) ,20歲至39歲1人 (=)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18人 (-5) ,輸氧觀察有9人 (+2) 。
比較下圖與前一天數據可知,昨天ICU病房出現的變化為:ICU死亡3人;1人病情惡化,轉進ICU;5人病情好轉,轉出ICU。
在ICU輸氧觀察9人當中,22%未接種疫苗,78%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67%已接種加強針。
在ICU病危插管18人當中,17%未接種疫苗,83%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78%已接種加強針。
3月19日按七天移動平均,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51人為重症;未接種疫苗的,1.58人為重症;後者為前者的3.1倍。
普通輸氧病例降至127人
仍有兒童病患一人
普通輸氧病人有127人,比前一天少10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91人 (-5) ,六旬20人 (-5) ,40歲至59歲12人 (=) ,20歲至39歲3人 (=) ,0歲至11歲兒童1人 (=)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輸氧127人當中,27%未接種疫苗,73%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35%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976人
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976人,比前一天少32人。
這是按年齡分,七旬以上607人 (-39) ,六旬157人 (-12) ,40歲至59歲94人 (+4) ,20歲至39歲40人 (-10) ,12歲至19歲青少年4人 (=) ,0歲至11歲兒童74人 (+25)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病例976人當中,21%未接種疫苗,79%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55%已接種加強針。
醫療資源占用率平穩
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沒有出現擠兌跡象,占用率維持平穩,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大部分為輕症患者。
ICU重症病房有350個床位,目前的占用率為7.7%,仍處低位。
《新加坡眼》盤點自2021年8月18日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在治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新增本土病例當中
不足12歲兒童占15%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在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不足12歲的兒童占15%。
境外輸入病例142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42起。
新加坡目前已開通32個國家和地區的VTL,可入境免隔離;陸續還會開放。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病患降至3萬5513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226人,累計2萬3957人;死亡病例新增3起,累計1194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的,昨有3萬5513起,比前一天少1250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1萬1310人,累計94萬5364人。
活躍病例3萬6643人,比前一天少1295人。
— END —
編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