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2022-03-21     于晏     12978

有的人,在逆境中也要绽放自己的光!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17岁女孩诗朗诵《将进酒》

无数人落泪、鼓掌夸赞

不久前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上,一名17岁的女孩朗诵了古诗词《将进酒》,引得无数人落泪,纷纷鼓掌夸赞!‍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17岁听障女孩诗朗诵

感动一众网友

在3月8日的《2022中国诗词大会》上,17岁的听障女孩王逸玘连手语带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自信的样子,有力的话语,整个人都在发光!着实感动了一众网友!‍‍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当我知道有这个机会的时候,我就觉得必须要抓住。”

为了能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以更好的姿态朗诵《将进酒》,满足自己和妈妈一起朗诵的小愿望,王逸玘在舞台下练习了无数次,一直到上台前还在练习!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2岁被检测出神经性耳聋

妈妈用古诗词展开教学之旅

王逸玘快2岁的时候,被诊断患上了重度神经性耳聋,几乎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这对她的妈妈徐凌克来说,仿若晴天霹雳!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逸玘快3岁时,妈妈徐凌克决定用古诗词教她说话。“这既能锻炼她说话,也能锻炼她的理解能力和想像力。”

3岁时,王逸玘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咏鹅》。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学拼音很难

学会“g”用了整整12年

在学诗词前,王逸玘先要学学会拼音。

妈妈徐凌克说:“有的(拼音)7天就能学会,有的需要一个月才能学会,最难的是“g”的发音,逸玘用了整整12年才学会!”

为了让女儿说好拼音“g”,妈妈徐凌克从小就锻炼女儿,嘴巴里含着一口水,不要吞下去,用喉咙顶住,来感受“g”的发音。

这很难,也很危险,妈妈徐凌克看着女儿也很心疼。

一直到王逸玘上九年级的时候,突然说出了正确的“g”的发音,让妈妈很是高兴,全家人知道后也都很高兴。

逸玘终于可以叫出“外公(gong)”,叫对全家人的称呼了!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为了学好拼音“g”,她用了整整12年!听17岁听障女孩登诗词大会背后的故事

古诗词中的韵味

支持着王逸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用古诗词学习说话的过程中,王逸玘深深地爱上了古诗词。

“我可以从古诗词中感受到很多美好的事物。”王逸玘说道。

现在,她已经会背诵600余首古诗词,还经常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和公益活动。

谈及古诗词,王逸玘说,她最喜欢的,是李白的自信潇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最钦佩的,是杜甫的济世胸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她喜欢的一句诗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在不断鼓励着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