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

2022-03-21     清禹     24977

菲律宾中央银行行长迪奥克诺指出,目前国内通胀仍在政府预估的2%至4%范围,但他警告,如果油价继续上升,通胀或将增至4.7%。

菲律宾社会经济计划部长蔡荣富说:

“菲律宾受影响的幅度,取决于俄乌战争持续多久……它将在四大方面冲击本国,包括物价、金融市场、贸易以及整体信心。”

但蔡荣富认为,随着菲律宾解除大部分的疫情管制措施,国内生产或能抵消任何乌克兰战争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印度 问题:食用油进口遇阻

方案:短期内靠国内生产“自救”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印度每个月消耗180万吨的食用油。(路透社)《海峡时报》报道,印度每个月消耗180万吨的食用油,约六成从他国进口。其中有20万吨是葵花籽油,过去四个月有85%是从乌克兰进口、另有14.3%来自俄罗斯。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俄乌战事导致印度面临食品价格上涨的风险,自去年起已上升一成至三成。

雪上加霜的是,其他主要食用油如棕榈油及豆油的供应商也提高了关税及收紧出口限制,进一步推高印度食用油的成本。

好在印度为三月份下单进口的约16万吨葵花籽油,在俄乌战事爆发前已离开目前的战乱地区。然而如果战争持续,印度下来几个月或将面临供应限制。

印度国内目前还有约800万吨的未粉碎黄豆,芥菜籽(mustard)今年也预计会有良好收成,可作为食用油的替代来源,短期内能为印度目前的挑战“带来一线曙光”。

中国自给自足,粮食供应不受战事影响 有鉴于一些列强调食品安全及可持续性的政策,中国的食品价格大致上免受俄乌局势影响。

官方媒体去年11月曾报道,中国的储备粮写下历史新高。一些受战事影响的货物,如小麦和玉米,大部分都在国内生产。至于中国进口最多的黄豆(用作动物饲料),则来自美国、巴西,以及阿根廷。

不过,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员警告说,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没有大量贸易往来,全球物品价格的上升却可能产生“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中国国家统计局官员警告说,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没有大量贸易往来,全球物品价格的上升却可能产生“溢出效应”。(法新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指出,虽然国内有丰厚的储备粮,可在下来几个月减缓全球供应收紧带来的冲击,但如果俄乌战事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中国也会有麻烦。

“真的影响,要看这场战事会不会拖到栽种季节,即传统上的四月、五月。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价格上涨,主要是来自去年的收成。”

澳大利亚或可解决全球谷物短缺问题 澳大利亚目前被广为看好能“解救”多国因俄乌战事而面临的谷物短缺问题。

《海峡时报》报道,由于气候适宜,澳洲农夫预计今年会有大丰收,谷物总出口量料将增至2700万吨。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澳大利亚目前被广为看好能“解救”多国因俄乌战事而面临的谷物短缺问题。(彭博社)分析师指出,乌克兰今年的小麦出口量,预计将从原本的2700万吨下降至1500万吨或更少。但目前的预估数据却显示,澳洲将占今年全球小麦出口量的13%,以及全球大麦出口量的26%,有望补上乌克兰的缺口。

澳洲的小麦、大麦及芥花籽的总生产额预料都会创新高。小麦的产量预计将比去年增加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