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V女不胖
對新加坡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在小坡,這裡的民眾對於義工事業非常熱衷,新加坡雖然地方很小,但其實做義工的機會相當多,上至60/70歲的老uncle老auntie,下至幾歲的學齡兒童,都可以報名參加合適自己的義工活動。
和國內做志願者都是「用愛發電」相比,這裡的人民對於做義工這件事情,感覺更像是融入了血液一般的習以為常,這和整個社會環境的打造其實也分不開關係。
來新加坡半年,一直對義工事宜有所關注,這次也終於有機會和小夥伴一起體驗一把圖書館義工了~
做新加坡圖書館的義工流程其實相當簡單,只要提前在圖書館官網上專屬的義工頁面註冊好帳號,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報名了,活動的類型有很多種,適應有著不同職能技巧的民眾,像我這樣沒有特殊技能的,只能報名最簡單的了。
如果報名成功會收到一份郵件通知,活動當天只要按著郵件上的指示去簽到就可以了,在圖書館的志願者區域,也用板報的形式單獨展示了如何成為一名圖書館的義工~
活動當天,到了指定場地以後,會有工作人員讓我們做一個簽到,由於我們是第一次做義工,工作人員還為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講解,然後就可以去指定的志願者區域服務了。我們的服務時間是當天開館前就開始的,所以任務就是把小推車上別人閱讀過的書,根據書本編碼歸類,然後放回原有的書架上。
這項工作看起來不難,但其實兩個小時下來無處次彎腰、檢索,還是挺耗體力的。滿滿的兩推車書,我和小夥伴兩個人花了近兩個小時,居然完成了。
看到trolley上的書一點點變少,書架上的書變得整齊而規整,還是有很成就感的。
在我們做義工的過程中,看到還有兩個年長的老安哥也在服務,他們的樣子看起來已經完全熟門熟路了,最後還很主動的給我們做了一遍講解,告訴我們書籍要怎麼歸類,也是相當熱心了。
因為每一天的義工會有很多批次,所以可能需要大家完成的任務也就各不相同,後面幾次做義工的時候,由於我沒有約到當天的第一批次,所以去的時候,小推車上讀者借閱過的需要放置回書架的書已經被其他義工完成了。
於是我就只能自己給自己找活干,把幾排書架上的書又檢查了一遍,發現還是會有一些遺漏或者錯放的書籍需要手工整理,另外在整理書架的時候也用上了上次uncle介紹的小技巧,自己也悟出了不少心得,完成之後的確感覺整個排面看上去乾淨整潔了不少,相當開心。
值得一提的是,我去的那個分館,義工是有專門的指定區域的,讓我很感動的一個地方是,在這一層的牆面上,都很顯眼的註明了「本層的書籍是由志願者負責整理的「,讓我感到了無比的光榮,同時感受到這也是館內人員對於義工服務的一種認可,也為管理人員的細緻而感激。
義工的服務其實完全可以不做提示,但有了這樣的提示,志願者們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更有價值,也正因為這樣,這個小小的認可形成了正向激勵循環,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投身於這項工作吧。
(很顯眼的地方都有志願者服務的標示)
做完義工以後還可以得到一份禮物就是一件圖書館的t-shirt和一個小的挎包,以後做義工的裝備就都有啦,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留念。
對於我這樣的新移民來說,做義工是一個融入當地社會特別好的方式,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會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會有機會去觀察整個社會是如何運作的,同時也能在付出的過程中收穫到幫助別人而帶來的成就感和體驗感,對孩子而言,也是特別好的教育。
我一直覺得,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才,除了學業上的造詣之外,對於社會/他人的關注、憐憫與友愛也是特別重要的。
在我去圖書館做義工之前,我就跟兩個孩子講媽媽要去做volunteer去幫助別人了,他們都特別的興奮,都表示想要跟我一起參與志願者活動。
從圖書館帶回了紀念T恤和小挎包以後,他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試穿和試背,老母親的教育目的達到了。我今天還特地從借了一本和圖書館志願者相關的書籍,可以詳細的給孩子們說說媽媽在圖書館是怎麼工作的了。
【提問時間】
關於義工報名
在新加坡圖書館的官網上就可以註冊報名,同時選擇活動檔期,成功的話會有郵件通知的。
需要英語水平很好嗎?
不同活動對語言的要求不同,我參加的這種是整理書籍的,基本不太需要英語,只要第一次工作人員的講解能聽懂就行。
是否可以clock in?
今天解說的auntie特地問了我們是否需要clock in,只要在圖書館義工網站上註冊之後都是可以的,完成以後下次再進去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volunteer hours啦。
小tips
新加坡的圖書館都很冷,建議穿長袖長褲,自己帶水,據auntie介紹是有pantry可以提供小零食的,不過我們上次去的時候不餓也就沒有問auntie要,如果選擇的是11:00-13:00這樣時段的小夥伴,可以考慮適當去問工作人員要一些吃的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作者:V女不胖,從申城到獅城的二胎媽媽,資深打工人,半路working-mum,新手全職太太。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