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入境旅客近兩月翻倍
二、新加坡今日恢復舉辦校際運動會
三、張文宏認為中國抗疫需要注意3點
四、梁萬年強調堅持「動態清零」
五、新加坡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71%
六、昨通報4起死亡病例,總體病死率降至0.118%
七、普通輸氧病例增至139人,原有兒童病患一人已好轉
新加坡旅遊局透露,新加坡今年一月入境旅客約5萬7000人,同比增長144%;二月則有6萬7760人,同比增長273%。
相對去年八月開通「接種旅客通道VTL」入境免隔離之前,這兩個月份的入境旅客人數是之前的四倍。
由於「為情所困」,新加坡過去兩年航空旅客人數暴減。去年開始有些起色,較疫情的首年增長了15%。
交通部今年的目標是把航空旅客量恢復至疫情前的50%。
自去年八月陸續開通VTL之後,新加坡樟宜機場零售情況有所好轉。去年九月,80%店面恢復營業,現在則是90%已恢復營業,營業額增長了40%。
泛太平洋酒店銷售總監對《海峽時報》記者說,該酒店二月份住客22%是外國旅客,到了本月已翻倍至44%。
儘管VTL帶來旅客回流,但業者認為,回流速度和幅度仍然不夠快,因此,必須隨著疫情受控,進一步簡化、降低入境防疫要求。
萬人以上國際會展業開始回暖
新加坡邊境進一步重新開放,目前,只要是通過VTL入境的,以及來自低風險地區的旅客,入境之後只須做ART抗原自測,無須做PCR核酸檢測,十分便捷。
邊境的進一步開放帶動了國際會展業的回暖。接下來幾個月,新加坡已確定將舉辦幾場萬人以上的國際會展,包括:
一、四月:新加坡國際水周,1萬5000人
二、九月:亞洲食品與酒店展,3萬5000人
三、九月:家具、裝修、設計展,2萬人
四、十月:酒店、餐館、咖啡座會展,3萬人
有一些原定在其他地方舉辦的國際會展也確定移師新加坡,例如九月的珠寶與寶石展、十一月的化妝業展,原定在香港舉辦,現在決定移到新加坡舉辦。
新加坡今日恢復舉辦校際運動會
今天(3月21日),新加坡教育部部長陳振聲在Facebook指出,教育部正在和各個體育理事會和學校合作,爭取幫助學生積極備戰全國校際運動會。必要時甚至可以採取替換運動員、減少運動員上場時間和增加休息間隔時間等,以幫助學生適應疫情前的比賽規格。
陳振聲透露,根據體育理事會的裁定,所有團隊運動將以各自的標準模式進行,只有橄欖球將被限制在7人而非以往的15人。12歲以下未接種疫苗的學生則可以參與不超過5人的運動項目。
(圖源:陳振聲面簿)
張文宏認為中國抗疫需要注意3點
3月20日,「新冠防疫新進展高峰論壇·2022第一季」在線召開。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發表了題為「面對新一輪的疫情反彈,探索更智慧的防控策略」的講話。
張文宏說,「現在我們離(抗疫)成功其實還是越來越近,我們的技術儲備做得也是越來越充分。我相信我們最終戰勝新冠病毒,應該是大家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期待看得到。」
有關下一步的工作,張文宏說,需要做好幾方面:
第一,提高疫苗接種率。中國的高齡人群疫苗接種水平比較低,這可能與疫情控制得比較好有關。而歐美國家和世衛組織都提出了要加強對脆弱人群的保護,尤其是高齡人群。所以,提高包括高齡人群在內的免疫脆弱人口的疫苗接種率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也是逐步重新開放的必要條件。
第二,做好藥物儲備工作。國際上,第三期藥物臨床研究已經完成並上市;中國也將國際、國內的有效藥物寫入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以確保感染者轉為重症的比率維持在低水平。
但張文宏表示,即使做到上述兩點,西方國家在開放後還是會出現不少高齡人群感染新冠死亡的現象。「由於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率很高,雖然病死率很低,但總體的死亡人數還是會升高,實際上還是會造成比較大的危害。」
如何把病死率和死亡率都保持在低水平?張文宏:保證充裕的醫療資源。
目前的情況是,「上海治療成功的病例有6000多例,最近我們發現重症率已經非常低,總體上沒有一例死亡。現在我們的治療能力比武漢抗疫時期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而且奧密克戎的總體毒性也有顯著的下降。同時,疫苗接種率已經在成人當中達到90%的水平。」
儘管如此,國際上的前車之鑑,因大規模感染導致了醫療資源擠兌,造成了大量死亡,因此,良好的醫療資源儲備很關鍵。
張文宏表示,當前中國防疫形勢依然嚴峻,仍需做好多方面工作,包括提高疫苗接種率、加強新冠治療藥物的儲備、做好醫療資源的儲備等等,但他相信不遠的將來就可以看到抗擊新冠病毒的最終勝利。
梁萬年強調堅持「動態清零」
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於近日接受採訪,再次強調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
梁萬年表示,近一周以來,全球冠病新增確診病例再次出現反彈,其中40%以上集中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中國本土疫情發展快速,而中國公眾又產生了大流行已經結束的誤解。梁萬年指出,奧密克戎的傳播力、破壞力高於流感,對群體的危害更大。綜上來看,防疫思想不容鬆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關抗疫思路,梁萬年說,國家領導人要求堅持中國既往的「動態清零」方針,而不是學西方的「躺平」。所謂動態清零,包括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理想狀態,即沒有新冠感染者,但目前不可能做到;
第二種是,快速識別疫情源頭,切斷傳播鏈,全社會總感染人數向零動態靠近。若不堅持動態清零,全社會的傳播鏈就會增多、增長,造成大規模反彈。
新加坡3月20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20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7859起,含本土7733起、境外輸入126起,累計101萬5016起,破101萬起。
在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1241人 (16%) ,ART抗原檢測陽性6618人 (84%) 。
新加坡把ART抗原檢測陽性計入確診統計,香港特區也是;中國大陸不把抗原檢測陽性列為確診,但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依據。不同地方對「確診」的定義和方式不一。
新加坡衛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檢測中心做的ART抗原檢測陽性才計入統計;有大量自測陽性病例未計入確診,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因此,確診數據並不能反映疫情全面。當局制定政策的依據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醫療資源是否有擠兌風險。
增長率連續19天維持在1.0以下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71,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71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19天維持在1.0以下。
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71%
截至3月19日,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71%。昨天各級病例和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在過去28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9.7%為無症狀或輕症,0.2%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04%曾為/現為ICU重症 (輸氧觀察+病危插管) ,0.05%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昨天通報4起新增死亡病例
皆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
衛生部昨晚通報4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198起。
4起死亡病例皆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1人病逝於3月20日,2人於19日,1人於18日。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3月20日按七天移動平均,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11人死亡;未接種疫苗的,0.25人死亡;後者為前者的2.27倍。
總體病死率降至0.118%
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0%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20日,新加坡一共出現101萬5017起確診病例,其中1198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19%降至0.118%。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0%,與前一天同。
ICU重症降至23人
3月20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ICU重症病房有23人,比前一天少4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9人 (-3) ,六旬8人 (+1) ,40歲至59歲5人 (-2) ,20歲至39歲1人 (=)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20人 (+2) ,輸氧觀察有3人 (-6) 。
比較下圖與前一天數據可知,昨天ICU病房出現的變化為:ICU死亡4人;1人病情惡化,轉進ICU;2人病情好轉,轉出ICU。
在ICU輸氧觀察3人當中,33%未接種疫苗,67%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33%已接種加強針。
在ICU病危插管20人當中,20%未接種疫苗,80%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70%已接種加強針。
3月20日按七天移動平均,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49人為重症;未接種疫苗的,1.50人為重症;後者為前者的3.06倍。
普通輸氧病例增至139人
原有兒童病患一人已好轉
普通輸氧病人有139人,比前一天增12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01人 (+10) ,六旬21人 (+1) ,40歲至59歲13人 (+1) ,20歲至39歲4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原有0歲至11歲兒童一人,已好轉,無須繼續輸氧。
在普通輸氧139人當中,22%未接種疫苗,78%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43%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903人
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903人,比前一天少73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567人 (-40) ,六旬144人 (-13) ,40歲至59歲96人 (+2) ,20歲至39歲40人 (=) ,12歲至19歲青少年3人 (-1) ,0歲至11歲兒童53人 (-2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病例903人當中,19%未接種疫苗,81%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57%已接種加強針。
醫療資源占用率平穩
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沒有出現擠兌跡象,占用率維持平穩,尤其普通輸氧和隔離病房,大部分為輕症患者。
ICU重症病房有350個床位,目前的占用率為5.7%,仍處低位。
《新加坡眼》盤點自疫情發生以來,新加坡新增確診病例、死亡病例走勢如下:
昨增客工宿舍病例10起
本地社區病例7723起
在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客工宿舍病例10起,本地社區病例7723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在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不足12歲的兒童占14%。
境外輸入病例126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26起。
新加坡目前已開通32個國家和地區的「接種旅客通道VTL」,可入境免隔離;陸續還會開放。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病患降至3萬2149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98人,累計2萬4055人;死亡病例新增4起,累計1198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的,昨有3萬2149起,比前一天少3364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1萬1186人,累計95萬6550人。
活躍病例3萬3214人,比前一天少3429人。
— END —
編輯:ABC、HXY
即時匯率請查看
今日匯率1新幣= 4.688 人民幣(*截稿前)
在新加坡儘量使用微信支付,人民幣消費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