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入境旅客近两月翻倍;张文宏认为中国抗疫需要注意3点

2022-03-22     于晏     19814

第二,做好药物储备工作。国际上,第三期药物临床研究已经完成并上市;中国也将国际、国内的有效药物写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确保感染者转为重症的比率维持在低水平。

但张文宏表示,即使做到上述两点,西方国家在开放后还是会出现不少高龄人群感染新冠死亡的现象。“由于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率很高,虽然病死率很低,但总体的死亡人数还是会升高,实际上还是会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如何把病死率和死亡率都保持在低水平?张文宏:保证充裕的医疗资源。

目前的情况是,“上海治疗成功的病例有6000多例,最近我们发现重症率已经非常低,总体上没有一例死亡。现在我们的治疗能力比武汉抗疫时期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而且奥密克戎的总体毒性也有显著的下降。同时,疫苗接种率已经在成人当中达到90%的水平。”

尽管如此,国际上的前车之鉴,因大规模感染导致了医疗资源挤兑,造成了大量死亡,因此,良好的医疗资源储备很关键。

张文宏表示,当前中国防疫形势依然严峻,仍需做好多方面工作,包括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新冠治疗药物的储备、做好医疗资源的储备等等,但他相信不远的将来就可以看到抗击新冠病毒的最终胜利。

梁万年强调坚持“动态清零”

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于近日接受采访,再次强调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

梁万年表示,近一周以来,全球冠病新增确诊病例再次出现反弹,其中40%以上集中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疫情发展快速,而中国公众又产生了大流行已经结束的误解。梁万年指出,奥密克戎的传播力、破坏力高于流感,对群体的危害更大。综上来看,防疫思想不容松懈。

有关抗疫思路,梁万年说,国家领导人要求坚持中国既往的“动态清零”方针,而不是学西方的“躺平”。所谓动态清零,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理想状态,即没有新冠感染者,但目前不可能做到;

第二种是,快速识别疫情源头,切断传播链,全社会总感染人数向零动态靠近。若不坚持动态清零,全社会的传播链就会增多、增长,造成大规模反弹。

新加坡3月20日疫情回顾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3月20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7859起,含本土7733起、境外输入126起,累计101万5016起,破101万起。

新加坡入境旅客近两月翻倍;张文宏认为中国抗疫需要注意3点

在昨天的新增确诊病例当中,PCR核酸检测阳性1241人 (16%) ,ART抗原检测阳性6618人 (84%) 。

新加坡把ART抗原检测阳性计入确诊统计,香港特区也是;中国大陆不把抗原检测阳性列为确诊,但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核酸检测依然是确诊依据。不同地方对“确诊”的定义和方式不一。

新加坡卫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检测中心做的ART抗原检测阳性才计入统计;有大量自测阳性病例未计入确诊,感染人数实际上肯定更多,因此,确诊数据并不能反映疫情全面。当局制定政策的依据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医疗资源是否有挤兑风险。

增长率连续19天维持在1.0以下

本土病例的前七天确诊人数增长比例,相对再前七天是0.71,意即前一阶段每出现100起,现阶段则出现71起。

新加坡入境旅客近两月翻倍;张文宏认为中国抗疫需要注意3点

病例增长比例连续19天维持在1.0以下。

接种加强针人口比例升至71%

截至3月19日,接种加强针人口比例升至71%。昨天各级病例和疫苗接种情况如下:

新加坡入境旅客近两月翻倍;张文宏认为中国抗疫需要注意3点

在过去28天的新增本土病例当中,99.7%为无症状或轻症,0.2%曾为/现为普通输氧重症,0.04%曾为/现为ICU重症 (输氧观察+病危插管) ,0.05%死亡。百分比数据四舍五入。

昨天通报4起新增死亡病例

皆为七旬或以上年长者

卫生部昨晚通报4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198起。

4起死亡病例皆为七旬或以上年长者,1人病逝于3月20日,2人于19日,1人于18日。

过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数、年龄段如下:

新加坡入境旅客近两月翻倍;张文宏认为中国抗疫需要注意3点

新加坡入境旅客近两月翻倍;张文宏认为中国抗疫需要注意3点

3月20日按七天移动平均,新加坡每10万人口当中,已完成疫苗接种的,0.11人死亡;未接种疫苗的,0.25人死亡;后者为前者的2.27倍。

新加坡入境旅客近两月翻倍;张文宏认为中国抗疫需要注意3点

总体病死率降至0.118%

本波病死率维持在0.050%

从2020年1月23日出现首起确诊病例,至2022年3月20日,新加坡一共出现101万5017起确诊病例,其中1198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19%降至0.118%。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