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加坡人很「親中」!他斷言,中國將在幾十年內成為世界第一!

2022-03-22

新加坡的華人和中國人,擁有著同樣的祖先。

不過,由於年代的關係,現在的新加坡年輕人似乎比較“西化”。

然而,根據新加坡本地媒體的採訪,似乎新加坡人對中國的好感程度,最近正在上升中。

圖源:Head Topics

《海峽時報》報道,一位50歲新加坡男子,在素有某問答平台上,以一個“中國通”的形象,出現在網友面前,引起不少人好奇。

圖源:海峽時報

在長達近十年的時間裡,他孜孜不倦地在平台上,回答並分享了有關中國的數千個問題,並獲得了百萬瀏覽量

歐美的社交平台上,時常可以看見對中國充滿偏見的言論。而Michael,時常直言不諱地指出提問者的問題。

在個人簡介中,他自稱在2004年-2012年間居住在中國。

在回答中,他總是很詳盡地向別人解釋中國現在所走的道路,並反駁那些他認為充滿了偏見的帖子。

站在他的角度,他認為自己只是作為一個曾經長期居住在中國的新加坡人,幫助那些平時遠離中國的西方社會的網民,多多了解中國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絲毫不隱晦地表示,自己是一位“親中國”的新加坡人。

在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有一些衝突時,他總是不遺餘力地向西方人介紹中國。

而其實像Michael這樣的人,在新加坡並不少。

去年6月,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項調查數據。在新加坡,有64%的受訪者,對中國抱有好感。

圖源:海峽時報

對比其他亞太地區的國家和地區,新加坡好感的比例較高(見上圖)。

不過,這項調查數據,可能和受訪者的種族也有著不小關係。

圖源:Todayonline

在新加坡,有72%的華人們對中國抱有好感。而對於馬來族和印度族來說,這個數字分別只有45%和52%。

說起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僅是西方社會對中國理解不深,就連一些新加坡華人,其實對中國的認知也相當淺薄。

但是,在過去幾十年,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它獨特的魅力之後,情況發生了一些改變。

圖源:官網

一位曾經被很多人看做是“香蕉人”的76歲老人Rodney Tan,不認得中文字,甚至連中文都不會說。

他說,在他讀書時的上世紀50年代,

甚至包括他在內,那時候的很多新加坡人,以看西方電影、欣賞西方文化為榮。

圖源:海峽時報

但是,在過去的十年里,Rodney分別去了中國和西方旅遊,他對於兩國的觀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

Rodney向記者分享他在中國時拍攝的照片,圖源:海峽時報

在抵達上海,坐上高鐵後,速度和環境令Rodney為之驚嘆。再對比歐美的鐵路,Rodney只能搖搖頭~

圖源:海峽時報

對中國的未來和前景,已經76歲的老人表示無限看好,認為沒有什麼能阻止中國繼續前進。

他甚至斷言,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中國成為“世界第一”。

圖源:海峽時報

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讓更多新加坡人認識中國的平台。

34歲的數據科學家Tan Ming Hui,就是抖音海外版TikTok及小紅書的重度使用者。

圖源:海峽時報

當他在2011年認識一位中國出生的姑娘,並與2013年結婚後,他與中國的聯繫越來越深。

圖源:海峽時報

但不管他們多親近中國,即使中國是他們的根,但他們在這裡長大,在這裡生活。

因此,新加坡對於他們來說,始終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

或許,這也是那72%認同中國,對中國有好感的新加坡華人,心中一致的想法。

新加坡是個獨立國家,他們有著強烈的對新加坡的認同感,依舊沒有忘記自己作為“華人”的族群身份。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