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堤坝
荷兰、英美等国为应对海平面上升
造堤坝、修闸门、建海上城市、延伸海岸线…
不只是新加坡,全球许多国家都面对海平面上升的挑战,并制定了各自的策略。
尤其是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荷兰,它的平均海平面只有可怜的1.2米,四分之一的陆地海拔不到1米。
未来一旦海平面上升,荷兰恐怕会面临举国迁移。
目前荷兰最容易遭海水和河水侵袭的莱茵河、默兹河和斯海尔德河三角洲,90年代前主要以建造堤坝和屏障为主,而后逐渐转变策略,从预防逐渐转变为减少水患发生的可能。
荷兰还尝试建造一个随海而动的浮动城市,就在阿姆斯特丹新的浮动社区设有120座通过桥梁连接的浮动房屋。
阿姆斯特丹的浮动房屋
为了使伦敦免受北海的潮汐和风暴潮的影响,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建立了“泰晤士河防洪闸”。
曼哈顿的环绕海岸线计划,从西54街到东40街,以一系列的保护性景观带呈现,保护社区不受暴雨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将延伸出的海岸线发展成为一个多用途空间,既可防洪,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休闲需求。
曼哈顿的延伸海岸线
吸取三国防洪经验
因地制宜,发展适合的防洪措施
与这些国家相比,新加坡的自然环境相对封闭,面临的浪潮没有那么大,但土地和海上空间有限。这就要新加坡合理吸取他国防洪经验,因地制宜,发展出新加坡独有的防洪措施。
为了面对海平面上升的情况,新加坡于2020年成立了海岸防护署,专门研究海岸线和研发洪水模拟系统,以及和各大机构合作,积累海岸防护经验。
其中海岸保护专家小组就有来自英、美、荷兰的学者。
新加坡也在探寻如何建造的防洪措施,可以面对在未来数十年间一直发挥作用。
通心粉们觉得新加坡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欢迎大家留言~
- The End -
热干货:全面的留学移民政策
冷知识:有趣的奇葩百态狮城
新鲜事:及时的坡岛热门新闻
#今日汇率
1 新元 = 4.6900 人民币
1 人民币 = 0.2132 新币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