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安全大使捲尺「保距」遭漠視、偽造ART檢測結果騙帶薪假

2022-03-22

海羊提示:閱讀本文約3.5分鐘!

昨天(21日),新加坡新增病例進一步回落,新增7538起病例,連續兩天保持在8000起以下。

新增本土病例當中,有857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和6537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輸入型病例則有144起,PCR呈陽病例和ART呈陽病例分別有35起和109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6646起是通過ART檢測發現的低風險病例,占總數的88.17%。

每周感染增長率則是0.72。

(圖:來源自網絡)

死亡病例再上兩位數

再有十人死於2019冠狀病毒併發症,還有25人在加護病房。

住院人數有1062人,普通病房有145人需要氧氣供給。

過去一天,共有1萬706人完成隔離或出院。

在過去28天的42萬1815起確診病例當中,99.7%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4%住進加護病房,0.05%病逝。

截至20日,已有93%人口完成疫苗接種,71%已接種追加劑。

(圖:來源自網絡)

暫停旅居海外的新加坡人回國接種疫苗渠道

隨著全球2019冠狀病毒疫苗普及化和邊境管制陸續放寬,新加坡宣布暫停旅居海外的新加坡人回國接種冠病疫苗的渠道,已登記的新加坡人須在本月31日前回國接種疫苗。

新加坡在去年9月11日推出了這個冠病疫苗接種渠道,方便旅居海外的新加坡人接種疫苗。

隨著新加坡人在旅居的國家更容易接種疫苗,也發現近幾個月來疫苗接種渠道的登記人數有所下降,加上已和多個國家開啟冠病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讓已完成首階段疫苗接種的新加坡人,可在不必旅行居家通知的情況下,通過VTL回國接種追加劑。

對於還未接種疫苗的新加坡人,所需履行的居家通知目前也已縮短到七天,因此在這個接種渠道暫停後,仍有意接種疫苗的新加坡人,可在完成居家通知(若需要)後,到疫苗中心接種疫苗。

(圖:來源自網絡)

安全距離大使使用捲尺提醒居民注意安全距離遭漠視

近日,新加坡一名安全距離大使 (SDA) 認真對待他的工作,使用捲尺確保食客在餐廳內保持足夠的距離。SDA必須首先布置捲尺,然後拍攝其長度的照片,以證明已遵守或違反規則。在測距和拍照的過程中,SDA的舉動讓至少有兩名食客轉過頭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然而,當他們意識到這可能是例行檢查時,他們顯得漠不關心。

SDA 為確保執行安全管理措施而必須付出的努力積極地使用捲尺來確保人們在戶外公共環境中被隔開。

從3月15日開始,新加坡的安全管理措施得到簡化,因為Omicron浪潮可能已經達到頂峰,而Covid-19病例正在下降。

精簡涵蓋五個方面:團體人數、戴口罩、工作場所規則、安全距離和容量限制。隨著公共場所和避難所的重新開放,安全距離障礙已經拆除,標記已被移除。鑒於公共座位區的封鎖等限制措施對病毒的傳播沒有太大影響,這些限制措施已被取消。

(圖:來源自網絡)

偽造ART檢測結果騙帶薪假

在大規模使用ART檢測,在感染人數激增的情況下,其可能產生的問題,也讓不少人擔憂。員工偽造檢測結果,成功讓不少僱主開始頭疼不已。

近日,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地都出現了這類問題,一些人偽造ART檢測結果,不用上班還能照領薪水。

一些人通過P圖軟體將原本陰性結果截圖中的那條紅線,絲毫不差地「複製粘貼」到了檢測儀上的「T」的位置。

接著,再將修改過的圖片保存,就能得到「兩條線」的陽性檢測結果。

整個過程,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甚至都不需要非常專業的修圖軟體就能完成。

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是用原圖複製的,因此圖片無論顏色、光線、像素還是清晰度,都跟原圖一樣。

為了保障員工的利益,衛生部已於去年,表示僱主們應把員工的缺勤視為有薪病假,無需要求他們提交病假單。但僱主仍可要求員工們,在提交檢測結果時,拍攝自己進行測試的過程或直接通過網絡應用程式實時檢測,作為依據和憑證。

根據新加坡現有法律,被判作弊的人,每項指控可被處以罰款或監禁長達三年,或兩者兼施。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新加坡靠譜的當地乾貨!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


相关文章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人在做,天在看!」 蔡厝港租用園地屢遭盜竊,居民無奈立牌警示
  • 揪心 20 分鐘!五歲女童困共享汽車內嚎哭,民防緊急撬門救援
  • 【GE2025】黃循財:顏金勇是「攻堅隊長」
  • 新加坡中小學華文競賽引入AI,從出題到評分實現全流程智能化
  • 李顯龍:全球貿易若繼續動盪,世界將進入二戰以來最危險紀元
  •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 新加坡選民陷入兩難:要保住副總理?還是保住反對黨?
  • 新加坡中央商務區再添新成員,這個創新空間正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