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兆福接受《南華早報》星期特刊專訪時預計,全國大選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舉行,其首要任務就是領導行動黨迎戰大選,為全黨上下規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他坦言,行動黨在獲取更多馬來選民支持的道路上,仍然需要時間。
「這是一項長期的努力,因為行動黨在馬來人中的形象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政敵的妖魔化。」
「我們必須繼續努力調整我們的方法,使馬來選民相信民主行動黨不是對馬來人的威脅,我們是來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陸兆福:行動黨尊重馬來人憲賦權利 陸兆福強調,該黨尊重憲法中規定的馬來人的特權,同時也接受大馬政治現況,即首相必須是由馬來人出任。
他表示,該黨的路線一如既往是爭更加公平的政策,然而這過程中不會以犧牲或損害馬來人的利益為代價,因為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
他坦言,要在來臨的選舉中守住目前的42個國會議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然而他將盡力達到這個目標。
儘管遭到非議,然而陸兆福仍然強調希望聯盟在過去數場州選中失利,是因為投票率太低,並認為一旦出現像2018年第14屆大選那樣的強大投票率,將有助於該黨保持目前的席位總數。
「我們不能低估大多數大馬人的智慧,他們反對腐敗,儘管納吉仍然有核心支持者。但大多數馬來西亞人已經厭倦了所謂的政府腐敗。」
「行動黨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檳城州執政,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我們以善治並帶來了 透明度和更好的公共服務。」
受訪政治評論員認為,其中有者直言行動黨依然依靠華裔選票勝選,並難以進入馬來選區。
評論員:行動黨如今進退兩難 其中,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胡逸山表示,行動黨今年來為了獲取馬來選民的支持,而軟化過去以華人選民為中心的路線,可能會流失中堅支持者的選票。
「行動黨依靠華裔選民贏得議席,卻要在一個以種族為中心的國家裡追求種族平等,使該黨陷入了一個里外不是人的困境。」
然而,塔斯馬尼亞大學亞洲研究教授詹運豪表示,如果大選在今年舉行,普遍認為主行動黨正在失去優勢,相信行動黨雖然要力保42國席,但在最好情況可能該黨將目標鎖定在流失不超過20%的議席。
「陸兆福的在選民中的接受度非常高。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任何關於他的壞事或負面故事。他總是被看作是一個能和睦相處的人,他不會試圖樹敵太多。」
無論如何,陸兆福坦言,在經歷年的政治動盪之後,如何為「政治疲憊」的選民重新帶來希望,是該黨當務之急。
「如何再次點燃人們的熱情,給我們的支持者一種希望,是另一個挑戰。」
他敦促旅居香港的大馬人,在大選到來時回國頭投票,或通過郵寄選票履行公民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