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羊提示:閱讀本文約4分鐘!
新加坡連續兩天新增病例維持在8000起以下後,昨天(23日)新增確診病例暴增,又破萬起,達1萬3166起病例。
新增本土病例當中,有1602起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呈陽病例和1萬1323起抗原快速檢測(ART)呈陽病例。
輸入型病例則有241起,PCR呈陽病例和ART呈陽病例分別有27起和214起。
新增病例中有1萬1537起是通過ART檢測發現的低風險病例,占總數的87.62%。
每周感染增長率則是0.74。
(圖:來源自網絡)
死亡人數維持在個位數水平
再有六人死於2019冠狀病毒併發症,另外還有24人在加護病房。
住院人數有1023人,普通病房有141人需要氧氣供給。過去一天,共有9716人完成隔離或出院。
在過去28天的40萬9009起確診病例當中,99.7%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4%住進加護病房,0.05%病逝。
截至21日,已有92%人口完成疫苗接種,71%已接種追加劑。
(圖:來源自網絡)
安全距離大使用捲尺「嚇跑」食客
新加坡兩名敬業的安全距離大使用捲尺量一米距離,「嚇跑」在餐廳內用餐的食客,紛紛離開,還有顧客表示,自己和家人對此行為表示「受創傷」!
網傳,兩名安全距離大使用捲尺測量餐廳內桌椅之間的距離,其中一名在內用餐的女子見狀後也戴上口罩,隨後便離開了該餐廳。
另一名背對著安全距離大使的男食客也起身離開。
期間,餐廳老闆說:「我的客人都走了,我不知道你為什麼來這裡做這種事情。我知道你們在執行你們的工作,我們也對法律很了解。」
安全距離大使仍保持專業,與對方溝通時不失禮貌。
餐廳老闆質問,為什麼商場裡有50 人排隊時,安全距離大使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安全距離大使則反問餐廳老闆是否知道一米的安全距離要求,餐廳老闆回應表示:「是的,我們知道,所以才能營業至今。之前沒有生意時,我們也有十米安全距離,沒問題。」
隨後,一名顧客表示:「我可以留下的聯繫號碼,他們對我的用餐體驗造成了『創傷』,我可以記錄在案。」
面對如此的情況,兩名安全距離大使仍保持冷靜,並解釋說他們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
根據簡化版的安全管理措施,如果公眾在小販中心或咖啡店用餐、進行不戴口罩的運動或歌唱等,或是進行不戴口罩的美容和桑拿等個人護理服務,在這種沒有戴口罩的情況下,每人或每組之間仍然必須保持一米安全距離。
(圖:來源自網絡)
中國堅持「清零」最新回應來了
3月22日,中國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中國面臨複雜、反覆、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應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梁萬年介紹,首先,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在大流行期,仍然是構成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尤其中國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疫情還在上升階段,外防輸入的壓力依然存在。當前本土已經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疫情態勢,內防擴散是重要任務。面對這些壓力,必須要堅持既定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
第二,從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危害來看,相對於德爾塔病毒致病率,尤其是致重症率和致死率有所降低,但其傳播力強大,會形成一個絕對數大的重症群體,甚至是死亡的群體。從相對數來看,似乎輕微,但絕對數來看危害依然很大,不能忽視。
第三,中國具備「動態清零」的基礎和條件,更具備能力,實行「動態清零」是有效做法也符合中國實際。梁萬年舉例,從2000年4月份以來所形成的本土散發病例都和境外病例有關聯,反過來說,我們國家的本土是乾淨的,這種本土的乾淨就給我們實行「動態清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此外,幾年來防控實踐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應急機制和應急處置的能力,中國老百姓特別理解並且能夠積極參與到「動態清零」的抗疫鬥爭當中來。這些組織基礎、科技基礎,還有強大的人民群眾理解和支持的基礎,為「動態清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會上,有記者提問,新一輪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現在社會上人們越來越多地在問,疫情什麼時候能夠結束,老百姓(什麼時候)才能回歸到疫情之前的生活?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期盼疫情儘快結束,但病毒和疾病本身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在突發疫情來臨的時候,如何有效控制它,達到一種平衡,在科學上我們常講「三角模型」:疾病和病毒的毒性、危害性是一個角;衛生健康系統的抵抗力和能力是一個角;公共衛生和社會方面的干預措施是第三個角。疫情發生後,這三個角構成了一個「三角模型」,它們要取得一個最佳平衡。
梁萬年說,從理論上來說,疫情結束有幾個方面原因:
1、希望病毒變異是變得越來越弱了,它的致病力、傳播力越來越弱,對人的健康危害和生命威脅越來越小,這是最好的。
2、我們的疫苗更加有效,不僅僅是能預防重症和死亡,也可以防止感染了,預防重症和死亡率的能力更高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3、有特效藥了,除了現有的有效藥物以外,可能出現了更有效的藥物,甚至是特效藥,早期就可以把病情阻斷。
4、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疫情也在減輕,我們外防輸入的壓力變小等等。
梁萬年表示,看病毒本身,看它的危害度,看我們所具備的武器和手段,這些綜合起來才能討論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調整策略,什麼時候可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圖:來源自網絡)
韓國1/5人已確診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23日通報,截至當天零時,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490881例,新增死亡病例291例,累計確診超過1000萬例,達10427247例。報道稱,這意味著五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新冠。
數據顯示,韓國總人口約5200萬。這相當於韓國每5人中,有1人感染過新冠。
進入3月以來,韓國新冠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創新高。截至3月17日0時,韓國較前一天0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621328例,這一日增確診數,不僅創下該國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值,也高居全球之首。
韓國原先預測,本輪疫情會在3月22日前後達到頂點,屆時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將在29.5萬至37.2萬區間波動,但早在12日,這一數據就已超出預測範圍。當天,韓國新增確診病例383665例,累計確診數已突破600萬大關,達6206277例。
韓媒指出,考慮到政府將私人聚會人數限制放寬至8人,且傳播力更強的奧密克戎BA.2亞型毒株的檢出率劇增,疫情觸頂時間恐將推延。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新加坡靠譜的當地乾貨!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